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策划曾引起较为广泛的争议,你如何看待新闻策划?

【答案】(1)“新闻策划”的困惑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新闻策划”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新闻界争论小体的话题,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议还未有最终的结论,而且可能永远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

①新闻策划对媒体自身发展的意义。新闻媒介的策划行为存在于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口益激烈的媒介竞争,媒体不仅要策划新闻传播活动,为了生存与发展,还需要策划媒介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对于各类报业集团、媒介集团而言,集团中各类媒介产品的分工布局、优势互补等也需要更高层次上的策划。

②新闻策划对社会的意义。很多事例都能证明,策划与组织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参与社会生活和塑造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如新闻传媒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在发起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媒介在自我宣传方面也在不断组织新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又与新闻报道策划是分不开的。

③新闻策划的危害之处。也有一些事例说明,某些“策划”行为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危害。如2002年3月,南京某报发布了“连云港黄海度假村因所购空调有质量问题,投诉无门,砸毁上海‘双菱’空调”的不实报道,就是“策划”的结果。真实情况是,购买空调的两个承包商在首付10万元后,生意不景气,遂想以空调质量存在问题为由向上海“双菱”公司索要钱财。他们一方面向作质量鉴定的人行贿,让其作假鉴定,另一方面串通了南京某报的记者钱某,共同做了一个砸空调、泄民愤的“新闻策划”。这一内幕被警方揭开后,舆论大哗,新闻媒介与新闻记者的形象因此受到损害。

(2)新闻媒介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

①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需要。众所周知,媒介系统控制着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信息资源,个人、群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系统以至整个社会都要依靠媒介控制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其目标,各种政治势力、经济势力需要通过控制媒介来控制社会; 另一方面,媒介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同样,这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借助其他系统所控制的资源。因此,新闻传播虽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传播内容,但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策划与组织传播是所有媒介都始

终存在的一种行为。

②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业属性及其“利益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介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媒介市场,实际就是媒介、媒介的受众和媒介的广告商所有关系的总和。媒介产品生产经营的良陛循环,起点在于媒介的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和生产。媒介产品策划,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越高,策划组织新闻传播必然越受重视。

③切合受众心理的需要。新闻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流动,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并且使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为受众所接受,媒介的各种功能如宣传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媒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才能够在交换中实现价值补偿。因此,媒介新闻传播规律本身决定了传播者要追求传播的有效性,即做到“传通”。而“传通”关系能否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受众的了解和把握,并根据这种了解和把握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策划与组织。

基于上述原因,“策划”对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而言,不是应不应该做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的问题。而且,随着新闻与媒介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策划”也必然在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各个不同的层次上越加频繁地展开。

2. 请简述全媒体背景下图片应用的变化。

【答案】(1)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图片的产生发生了变化。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但是角色和工作模式有转变。摄影记者转变成图文影并重的全能记者,并也开始从事图片编辑,另外专题摄影报道也是其优势。网民和手机拍客也为媒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

(2)全媒体背景下,图片运作机制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图片运作机制一般可概括为:一个中枢、一张网、两大支柱、三扇窗。

①“一个中枢”,是指很多报社己经设立的图片中心或视觉中心。

②“一张网”,是指数字化图片管理系统,把图片中心的电脑同编辑记者的电脑、签约摄影师和拍客的电脑联结在一起,实现图片信息的实时有效传递。

③“两大支柱”,是指既要注重专业摄影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又要注重社会摄影队伍的挖掘和培养。

④“三扇窗”,是指把经过选编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报纸、互联网、城市街头的大型LED 显示屏提供给广大受众。

3. 简述新闻编辑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答案】(1)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

新闻编辑所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

①基础知识

主要指文、史、哲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 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和组织报道,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接近其本质,给读者以启迪; 哲学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报纸编辑更需要借助它来分析和处理新闻信息。

②百科知识

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从编辑人员的知识配置来说,他掌握知识的覆盖面应该比一般人广泛。编辑知识结构中对百科知识的要求还会因人、因岗位而异。此外,百科知识在编辑工作的运用还要求充分发挥这些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协同关系,也就是强调知识结构整体功能的发挥程度。

③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2)新闻编辑人才的能力结构

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适宜于多种活动要求的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还因其工作特点,要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业务能力:

①信息能力

指新闻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接受信息。即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社会信息、行业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和媒介内部的信息是编辑必须时时关注的。新闻编辑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化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养成良好的性格,善于与人相处,做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同时,又要求编辑时时刻刻当有心人,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②鉴别能力

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必须把适合于媒介受众群体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加以传播,既要迅速,又要准确。

③整合能力

指新闻编辑对零散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使其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一种操作能力。

④创造能力

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从新闻产品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到编稿、组版,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家媒介新闻产品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编辑的创造性。

⑤组织与沟通能力

指新闻编辑组织报道、组织新闻论坛、组织新闻人才以及与记者、专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