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817外国文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答案】(1)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
文艺复兴是约14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2)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中世纪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并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表;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任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反对神权。他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人文主义者宣称他们“发现”了“人”,以“人性论”为他们的理论纲领,反对教会的神权论。“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人文主义者肯定现世生活,认为幸福就在人间而不在来世,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人文主义认为个人的品德和才智是其高贵与否的标准,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封建教会宣扬蒙昧主义,不但要农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即使是对僧侣的教育,也仅囿于烦琐的经院哲学。人文主义者则与此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认为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获得真知。他们强调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当时,封建贵族割据,战乱不休,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资产阶级还无法掌握国家政权时,就迫切要求有一个强大的王权来消灭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所以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家。
总之,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的强大冲击,因而在当时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文主义者所肯定的“人”,主要是资产阶级自身,他们宣扬的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要是指资产阶级个人的解放和其自身的自由、幸福。因而,人文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
2. 论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创作风格的异同。
【答案】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1)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创作风格的相同之处:
①悲剧的题材来源相同
在古希腊文学的皇冠上,悲剧毋庸置疑是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得斯当属其中的执牛耳者。他们的悲剧创作都以希腊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旧题反映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②悲剧主题基本相同
古希腊悲剧往往是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称之为“命运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者的悲剧创作的主题也基本相同,都是以描写主人公个人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冲突为主。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在其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具体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庄严、高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他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和保护神。为了人类的幸福与进步,他不惜做出最大的牺牲,蒙受最残酷的刑罚。
④悲剧是政治宣传教化的工具,带有浓郁的社会政治色彩
古希腊悲剧流传下来的剧本为数不多,其中大部分以荷马史诗以及古代的英雄传说为题材背景。但作家的思想并未停留在对英雄的歌功颂德上,反而是通过悲剧来表现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即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宣扬政治的工具。埃斯库罗斯在《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流露出对雅典僭主统治的反对呼声;索福克勒斯笔下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所深信的“命运”观念, 其中也包括了作家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而欧里庇得斯的剧作更是鲜明地打上现实的烙印——写《美狄亚》提出被抛弃妇女的命运问题,《特洛伊妇女》更被认为是影射公元前416年雅典攻陷米洛斯岛的残酷屠杀。因此,古希腊悲剧带有浓郁的社会政治色彩。
(2)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
①悲剧风格各有特色
a. 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
b. 索福克勒斯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c. 欧里庇得斯则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②描写人物形象所表现的特点不同
a. 埃斯库罗斯笔下的人物是古希腊神话中直接诠释出来的神或神化的人物;
b. 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人物是按照“人应当是怎样”的原则写成的理想英雄;
c. 欧里庇得斯笔下的人物是按照“人本来是怎样”的原则塑造出来的写实人物。
③对悲剧主题的认识和表现各不相同
a. 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同时又强调人的意志;
b. 索福克勒斯向命运提出怀疑和挑战,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有捉弄人的邪恶性质,他特别强调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对命运的反抗;
c. 欧里庇得斯不相信命运,他认为命运在人的本身,强调事在人为,强调命运靠自己掌握。 古希腊悲剧,无论是书写人与命运冲突的悲剧,还是描写人与人冲突的悲剧,都算的上是一流的作品,并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作家的创作,为古希腊悲剧増添了光彩,丰富了悲剧的形象;他们对于人生命运以及形成悲剧因素的思索,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
3. 请说明《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1830年《红与黑》出版,这部作品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红与黑》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开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红与黑》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司汤达是自觉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活动以明确的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又使他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小说里所描写的唯利是图的维立叶城、阴森可怖的神学院、“阴谋与伪善的中心”巴黎,是揭示作品主题、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作家善于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形成,与人物活动的环境紧密相连,使典型环境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形成提供合理的依据。因而,小说中于连的形象、木尔侯爵的形象、哇列诺的形象以至玛特儿的形象,都具有相当高的典型性。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这一派作家自觉的使命。
(2)《红与黑》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
司汤达刻画人物擅长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细致地描摹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状态,分析激动他们灵魂的欲望和感情的细微变化,揭示人物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像于连在与玛特儿的爱情纠葛中,他的自尊与自卑、欢乐与痛苦、热情与冷静,思绪起伏,瞬息即变。20世纪评论家称之为“第一人称”视角的强化,在小说中已有相当的表现。由于司汤达把心理活动视做性格与环境撞击而产生的火花,因此,通过心理刻画,既描绘了人物性格,又使读者借此看到了激起人物内心波澜的时代环境。这种心理分析的方法,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真实,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尤为可贵的是,在司汤达的作品中,没有游离于故事情节和特定情境之外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向内转”的趋势,探索“内宇宙”是20世纪文学发展的新特点,在《红与黑》中已初露端倪。
4. 说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答案】(1)柏拉图的主要文学观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