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医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等电聚焦电泳。
【答案】等电聚焦电泳(IFE , 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缓冲液(两性电解质)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 梯度的电泳方法,电泳时每种蛋白质迀移到它的等电点(pI )处,即梯度中的某一pH 时,由于表面静电荷为零而停止泳动。
2. 密码子的偏爱性(codonbias )。
【答案】密码子的偏爱性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不同,即 对不同密码子的偏爱性不同。
3. 联合脱氨基作用(transcleamination )。
【答案】联合脱氨基作用是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反应。氨基酸与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生成or 酮酸和谷氨酸,后者经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脱去氨基的过程。
4. 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 bubble)。
【答案】转录空泡是指由RNA-pol 局部解开的DNA 双链及转录产物
DNA 模板链而组成的转录延长过程的复合物。
5.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与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
【答案】核酸内切酶是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核酸外切酶是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苷酸的酶。
6. 氨基酸代谢池(amino acid metabolic pool)。
【答案】氨基酸代谢池是指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
7. 编码链(coding strand)。
【答案】编码链是指与模板链互补的那一条DNA 链,对于某一特定基因而言,DNA 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那一条链称为模板链。编码链的碱基顺序与转录产物mRNA 的碱基顺序相对应(只是DNA 中的T 在RNA 中被U 取代)。
第 2 页,共 32 页 端一小段依附于
8. 底物。
【答案】某一酶的底物是指被该酶作用的物质。
二、问答题
9. 别嘌呤醇为什么可用于治疗“痛风症”?
【答案】“痛风症”基本的生化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的溶解度很低,尿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沉积于软 组织、软骨及关节等处,形成尿酸结石及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引起的关节炎为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盐也可沉积于肾脏成为肾结石。
治疗“痛风症”的药物别嘌呤酸是次黄嘌呤的类似物,可与次黄嘌呤竞争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别嘌呤醇 氧化的产物是别黄嘌呤,后者的结构又与黄嘌呤相似,可牢固地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使次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量减少,使尿酸结石不能形成,以达到治疗之目的。
10.缬氨霉素(valinomycin )是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把它加入到活跃呼吸的线粒体中,发生如下几种现象:ATP 的产生减少,氧消耗速度增高,热被释放,跨线粒体内膜的pH 梯度增高。缬氨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还是抑制剂? 请根据该抗生素对线粒体内膜转运
予以解释。
【答案】缬氨酶素的加入所产生的效应与解偶联剂的作用基本一致的。在进行呼吸的线粒体中,当电子传递时
,
当一个质子从基质转移到外侧,产生质子梯度和跨膜的电位。用来合成ATP 的大部分自由能来自这种电位。缬氨酶素与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穿过线粒体内膜,离子亦作相反的转移。结果是膜两侧的正电荷的能力质子通过电子传递而被转移时,一个
总是平衡的,跨膜的电位也消失了。于是就导致了没有足够的质子推动力推动ATP 的合成。换句话说: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的偶联被解除了。与ATP 合成效率减少相反,电子传递速度显著升高,其结果是梯度、氧消耗量以及热量散失都增大。
11.尽管不同生物DNA 的比例变化很大,但是各种生物的氨基酸比例却没有相应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答案】由于一个氨基酸通常有多个密码子(简并性),可变的碱基出现在密码子的第三位。摆动位置上核苷酸
的变化改变了
酸。所以
12.请计算天冬氨酸比例,但并不一定改变密码子所代表的氨基的比例变化和蛋白质氨基酸比例的变化不存在对应关系。 及赖氨酸的
【答案】天冬氨酸解离如下: 值。
第 3 页,共 32 页
天冬氨酸净电荷为零的分子形态为赖氨酸的解离情况为:
取其两边的值进行计算:
取净电荷为零的分子形式有时两边的值进行计算:
的计算或推测要复杂的多,但无论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只要找出净电荷为零的分子
形式,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13.胰岛素分子中包含A 、B 两条肽链,是否代表胰岛素含有两个不同型的亚基?为什么?
【答案】胰岛素分子中虽然包含A 、B 两条肽链,但这并不代表胰岛素含有两个不同型的亚基。因为亚基最重要的特征是其本身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而胰岛素的单独的A 链或B 链都不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所以胰岛素分子中的A 链和B 链并不代表两个亚基。
14.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温度,其温度高低与幅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生物膜的相变温度是指生物膜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时的温度。相变温度本身取决于膜脂的组成,组成膜脂的酯酰链越短或者是不饱和程度高,其相变温度越低。此外,头部基团的极性对膜的相变温度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ethanolamine 头部基团比choline 头部基团具有更高的相变温度。
膜脂的基本组份是磷脂,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膜质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只由一层磷脂组成的双层分子显示急剧地、特有地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地相变。凝胶态的磷脂膜较液晶态的厚,因为在低温下,磷脂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尾巴”会变硬。这种凝胶态的膜流动性很小,仅有较少侧向扩散。相变温度决定于磷脂头部基团的性质和脂酰链的长度以及不饱和程度,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各种膜脂由于组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另外,胆固醇含量、鞘磷脂的含量等影响膜的流动性的因素对膜的相变温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5.大多数转氨酶优先利用酮戊二酸作为氨基受体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大多数转氨酶催化反应的这一性质能够保证把不同氨基酸上的第 4 页,共 32 页
氨基汇集到酮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