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818管理学与运筹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为业务流程再造? 简述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过程。

【答案】(1)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 BPR ),又称业务流程重组、企业经营过程再造,最早是由美国的哈默(MichaelHammer )和钱皮((JameChampy )提出的。

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 ),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orientedorganization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这种做法既适用于单独一个流程,也适用于整个组织。

(2)整个BPR 实施体系由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与切换以及实现战略等五个关键阶段组成,其中以流程再造为主导,而每个层次内部又有各自相应的步骤过程,各层次也交织着彼此作用的关联关系。并且流程再造与ERP 实施在实际运行中是交织在一起的。

①观念再造

该层次要解决有关BPR 的观念问题,即要在整个企业内部树立实施BPR 的正确观念,使企业的员工理解

BPR 对于企业管理、应用ERP 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步:组建BPR 小组; 制定计划和开展必要的培训和宣传; 找出核心流程; 设置合理目标; 建立项目实施团队。

②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现有流程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再设计,然后重新构建新的流程的过程。需要进行以下活动:培训团队; 找出流程的结果和联系; 分析并量化度量现有流程:再造活动效益判断和标杆瞄准最佳实践; 业务流程的再设计; 新设计的业务流程的审评和实施。

③组织再造

在新流程实施之前,对组织基础结构进行评审和必要的变革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基础结构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组织再造主要包括:审评组织的人力资源; 审评技术结构与技术能力; 设计新的组织形式; 建立新的技术基础结构和技术应用。

④试点和切换

对于新流程、人力资源结构和能力、技术结构和能力充分思考并完成工作后,就到了转入实施改进阶段。主要包括:选定试点流程和组建试点流程团队; 约定参加试点流程的顾客和供应商; 启动试点,对试点监督并提供支持; 审评试点和来自其他流程团队的反馈; 安排切换次序,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分段实施。

⑤实现远景目标

这一阶段包括评价流程再造的成效; 获取改进业绩的效益及其信息; 发展流程再造所得能力的新用途; 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2. 请简要说明有效控制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答案】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有效控制应具备的条件有: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同对象,控制的目的都不一样,但良好的控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样的。

(2)要易于理解。无论哪种控制,必须易于应用并被管理者和员工所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得到好的效果。

(3)要精确和客观。控制系统应力求精确,避免模棱两可; 控制系统还应力求客观,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4)要及时。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纠正重要偏差,尽量减少发现偏差与纠正偏差之间的时滞。

(5)要有灵活性。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即使面临计划的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者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也能发挥它的作用。

(6)要有指示性。控制系统不仅应能发现偏差,还应该指出偏差的确切原因以及其发生的位置,从而便于纠正偏差。

(7)要有经济性。是否进行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都应该考虑到费用问题,费用要同控制结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比较结果有利时才实行控制。

(8)要具备全局观念。进行控制时,要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但同时要考虑到各部门或个别局部的利益,把整体利益与各个局部利益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控制得以顺利进行。

3.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为什么?

【答案】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管理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是由大量的学者和实业家长期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卜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凝结的产物。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它己经成为一门科学,不会因为地域、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不同,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要体现在:

(1)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它研究的是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社会环节之间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从而为‘t. ; 们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方案和决策。

(2)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是指在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面卜产生的新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运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来管理这个转化过程,并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 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答案】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具有很多特定的功能。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功能。组织文化通过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以及沟通方式与整个组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2)适应功能。组织文化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一旦组织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成员接受和队同,成员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作出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选择,倘若违反,则会感到内疚、不安或自责,从而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组织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其效用是帮助组织指导员工的日常活动,使其能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3)导向功能。组织文化作为团体共同价值观,与组织成员必须强行遵守的、以文字形式表述的明文规定不同,它只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拧机制,以一种适应性文化引导着组织的行为和活动。

(4)发展功能。组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沉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5)持续功能。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受到政治的、社会的、人文的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倡导和培育。正如任何文化都有历史继承性一样,组织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具有持续性,并不会因为组织战略或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而立即消失。

5. 管理包括哪些职能? 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管理活动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过程。

(2)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①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

②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卜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