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6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1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17 2017年中国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23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的经济结构

【答案】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力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所以,社会经济结构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 物质

【答案】物质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现。

3. 社会的政治结构

【答案】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与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只是少数政治家,而与政治活动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却是社会的全体成员。这就是政治的社会阶级(阶层)性和政治的社会普遍性原理。

二、简答题

4.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指导活动的目的和计划,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3)意识通过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5. 简述科学的社会功能。

【答案】科学的社会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们依靠科学,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传统,新习惯,起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作用。

(2)科学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

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变革,都是伴随着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发生的。

(3)科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人们利用科学去认识和管理社会,有利于社会生活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科学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

它既可以引起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的局部变化,也可以导致社会革命,从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

(5)科学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物化为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提高其质量和利用率,提高生产的管理水平等。

6. 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 从哲学的角度看,物质形态的同构性有哪些特点?

【答案】关于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从哲学角度分析,大体说来有三大特点:

(1)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任何结构的形成都是对“嫡增加”所体现的均匀性的克服,就是说,事物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必定不是绝对均匀的,有稀密简繁之别,较密集复杂处是其结构核部分,较稀散简单处则是其非结构核部分。原子有原子核,细胞有细胞核,银河系有银河核,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彗星有彗核,地球有地核,人脑则是人的核心部位,社会的构成中也有其内在的核。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信息与嫡的矛盾,正是结构非均匀性的内在矛盾,它是物质形态结构中的普遍矛盾。

(2)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的共同特征。宏观世界的星系、恒星、行星、卫星、微观世界的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都具有自旋和他旋或兼而有之的特征。

(3)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力’,,并非只是指物理学、化学中所讲的“力”,而是使诸要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力。当代科学证明,自然界存在着引力、磁力、强力、弱力四种相互作用力,前两种是存在于宏观世界中的强相互作用力,后两种是存在于微观世界中的弱相互作用力。生命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力更为复杂,但任何结构的有序态必定以各种要素之间的结构力作为存在的基础,这是物质形态小同层次的结构的同构性的又一体现。

8. 简述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答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1)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在它们相互排斥的过程中,当肯定的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一旦否定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肯定包含否定,否定又包含肯定。世界上既没有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纯粹的肯定,也没有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纯粹的否定。肯定中总是渗透、包含着否定,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而否定中又总是渗透、包含着肯定,在这个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肯定中不包含否定的因素,事物就会停滞不前; 反过来看,如果否定中不包含肯定,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三、材料分析题

9. 材料1

列宁指出: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