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870专业综合考试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请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来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答案】(1)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定理是要评估一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竞争性的,则它会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瓦尔拉斯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即:竞争性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它是从另个角度对市场机制的肯定。即:若想实现某种帕累托最优,可以借助十市场机制。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结论的成立,只有当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具体地说,它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在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显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个竞争均衡。在一个包含着生产的经济中,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但这时不仅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是凸的,而且要求企业的生产集也是凸的,这一要求完全排除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总之,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才能够成立,任何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竟争市场来达到。
2. 论述收入弹性和交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案】(1)收入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不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e M 表不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M 和ΔM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其中,需求收入弹性e M >1的商品为奢侈品,0<eM <1的商品为必需品,e M <0的商品为劣等品。
(2)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 、Y 表示两种商品,用e XY 表示X 商品需求量对Y 商品价格反应程度,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
,X 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则X , Y 商品之间值,即e XY >0表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存在替代关系,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 XY <0,表
,X 商品需求量减少(增加),则X 、Y 商品之问存在互补关系,示随着Y 商品的价格提高(降低)
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X 、Y 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 XY =0,则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3.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
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图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4. 政府如果对产品的卖方征收销售税,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会导致商品的供给曲线向上平移。然而,根据供求曲线具体形状的不同,实际的税收负担情况是不同的。假定商品的需求曲线为负斜率的直线,试结合图形分析一下:
(1)在什么情况下税收负担能够完全转嫁给买方?
(2)在什么情况下买卖双方均承担一定的税赋?
(3)在什么情况下税收负担完全不能转嫁给买方?
(4)上述变化有什么规律性?
【答案】(1)如图所示,供给曲线为水平直线,原有均衡点为E 点。当政府对产品的卖方征收销售税时,供给曲线S 向上移动至S' ,形成新的均衡点E' 点。可以看出,税收负担能够完全转嫁给买方。通过转嫁,消费者承担了全部税额。
税收负担完全转嫁给买方
(2)如图所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有均衡点为E 点。当政府对产品的卖方征收销售税时,供给曲线S 向上移动至S' ,形成新的均衡点E' 点。可以看出,产品价格不是按全部税额上涨的,通过转嫁,买方和卖方各承担了一部分税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