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
【答案】交际能力
【解析】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交往日益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语言逐渐成为交际工具。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工具,从而更好的交流。
2. 强调个别化教学、增强____是汉语远程教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交互性
【解析】网络型远程教学是以网络技术为主的远程教学。汉语网络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以下五种:①以网页为主的网络课件教学; ②通过E-mail 交流; ③向BBS 投稿; ④利用Internet 进行的双向视频笔谈式交流; ⑤网络语音会话。汉语网络远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远程的方式培养汉语听说读写等技能。
3.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大类。
【答案】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
【解析】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成绩测试义称课程测试,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在某一教学阶段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取得什么成果。诊断测试是为了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较短的一段学习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潜能测试又称性向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4.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实用性; 知识性; 趣味性; 科学性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解析】实用性原则主要指“易教易学”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三方面。知识性原则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科学性原则指语言规范、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等。
5.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__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史加重视_____。
【答案】学生; 学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
,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
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
6. 测试_____的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答案】效度
【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亦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7. 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____,以教师为_____。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_____和_____的规律。
【答案】中心; 主导; 学习; 教学
,根据“学”的需要【解析】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服从“学”
,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8. 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两部分。
【答案】基础理论
【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它有广泛的接缘性,跟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对外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
9.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而制订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_____。
【答案】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基本要求
【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0._____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答案】实用性原则
【解析】教材的实用性原则包括教材内容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语言材料具有真实性;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有利于开展交际活动等内容。
二、选择题
11.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裴斯泰洛齐
D. 杜威
【答案】D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是现代外国教育流派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它以反对传统教育为己任,在20世纪以来各种进步教育流派中,居于领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杜威,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12.标志者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
A. 《学记》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学论》
D. 《教育论》
【答案】C
【解析】17世纪初,教育开始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科学。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独立体系的形成。
13.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是( )。
A. 偏误
B. 错误
C. 失误
D. 疏忽
【答案】C
【解析】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14.马区使人们活动的动因和力量是( )。
A. 态度
B. 情感
C. 动机
D. 意志
【答案】C
【解析】动机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动机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15.教材编写方案应该涉及以下几方面工作( )
A. 对教学对象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B. 确定教材编写的目标;
C. 研究和论证教材的创新和特色;
D. 确定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E. 规划教材的体例和构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