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传热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空调和制冷用的冷却器,其管外装的肋片往往制成百叶窗式肋片,如图所示。试问肋片做成这种形式的意义?

【答案】空气流过平直肋片时,随着流程的增长,边界层会增厚,表面传热系数会减小。将其做成百叶窗式,可使流体流经肋片的边界层破坏,使边界层减薄。同时,流体脱离百叶窗式肋片后产生分离状扰动。这些均能强化传热。

2. 太阳能集热器采用选择性表面涂层,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为0.9, 它本身的发射率为0.3, 这一现象是否违背基尔霍夫定律?为什么?

【答案】(1)这一现象与基尔霍夫定律不矛盾。 (2)原因: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表达式为表面的定向光谱发射率等于它的定向光谱吸收比。

太阳能集热器的吸收板表面上覆盖的选择性涂层,它所吸收的阳光来源于太阳,它对阳光的吸收比是针对太阳温度而言的; 而它本身的发射率是针对其自身的温度。太阳的温度与太阳能集热器吸收板表面的温度显然不同。温度不同使阳光与太阳能集热器吸收板表面自身辐射的光谱分布也不同。所以,这种选择性涂层能使表面吸收阳光的能力与本身辐射的能力不一样与基尔霍夫定律并不矛盾。

3. 为强化一台冷油器的传热,有人用提高冷却水流速的办法,但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试分析原因。

【答案】冷油器中由于油的粘度较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较小,占整个传热过程中热阻的主要部分,而冷却水的对流热阻较小,不占主导地位,因而用提高水速的方法,只能减小不占主导地位的水侧热阻,效果不明显。

4.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碎石路基可有效防止冻土区的冻胀和融降问题,为什么?

【答案】碎石路基中的空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自上而下的传递,而能顺利地将冻土层的热量

,它表明:在热平衡条件下,

自下而上的传递。其原因是:空隙内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将下方的热量传递到上方,而不能将上方的热量传递给下方,即路基中热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样就可以维持路基下冻土层的常年冻结。

5. 如何强化膜状凝结换热,试举出一个强化水平管外凝结换热的例子。

【答案】强化膜状凝结换热基本原则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的液膜厚度;实现方法:用各种带尖峰的表面使在其上冷凝的液膜减薄,以及使已凝结的液体尽快从换热表面上排泄掉。如利用沟槽管,使液流在下排过程中分段排泄。

6. 饱和水在水平加热表面上沸腾(壁面温度可控)时,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否也增加?为什么?

【答案】在自然对流区和核态沸腾区,随着壁面过热度热系数是增加的,因随增加。

当进一步提高再提高

时,进入过渡沸腾区。这时,由于的增加,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一层汽膜,汽

膜的导热系数较小,热阻增加,致使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下降。

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区,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这时汽化只能在汽-液交界

的増加而增加。

面上进行。汽化所需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汽膜传递。因这时壁温很高,辐射热量急剧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又随

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

的増加产生汽泡的核心数增加,汽泡对流体的扰动剧增,表面传热系数

二、计算题

7. 速度为

温度为的流体绕流温度为

的恒壁温平板,若Pr<

程求解温度边界层厚度(温度分布可以取一次多项式近似)。

【答案】边界层能量积分方程:

假设温度分布取为一次多项式近似:t=b+cy 根据边界条件求得因此,

以近似看作是均匀的,即

当Pr<

温度边界层厚度为:

流量

8. 某套管式换热器,内管内径为100mm , 外径为108mm , 管壁导热系数

为0.4kg/s的冷水在内管内流过,温度从20℃被加热到45℃,

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套管内流过流量为0.42kg/s的热水,其进口温度为68℃、对流换热表面传热

系数换热器效能

试求:(1)换热器内管长度1; (2)换热器最大可能传热量

已知水的定压比热取

所以换热器流型必然是逆流。

(2)由于

所以:

(3)

(3)

【答案】(1)

9. 一厚为20cm 的平壁,一侧绝热,另一侧暴露于温度为30℃的流体中,内热源:

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

试确定平壁中的最高温度及其位置。

【答案】由题意知该问题是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其导热微分方程为:

平壁的导热系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