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财务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资本成本(marginal cost of capital,MCC )
【答案】边际资本成本(marginal cost of capital,MCC ),是指资金每増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边际资本成本也是按加权平均计算的,是追加筹资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成本。边际资本成本可以用边际资本成本率进行衡量。其计算步骤是:(1)确定公司最优的资本结构;(2)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3)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4)计算边际资本成本。
在计算边际资本成本时,如果新増资本的结构与原资本结构相一致,且新增各类资本的成本保持不变,边际资本成本就等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如果资本成本不变,为筹措新资本而改变了原有的资本结构,那么新增资本的边际成本也将发生变化。同样,如果资本结构不变,资本成本变化,新増资本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在资本市场中,资本需要量越大,资本供应者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公司筹措资本的成本就会越高。即边际资本成本将会随筹资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2. 股利无关论
【答案】股利无关论认为,企业的股权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该理论是由美国股票财务学专家米勒(Miller )和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 )于1961年在他们的著名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也被称为MM 理论,MM 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关心公司的股利的分配情况,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投资方案的获利能力所决定,而并非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公司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少,留利较多,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上升,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来换取现金;如果股利分配得较多,留利较少,投资者获得现金后会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而公司仍可以顺利地筹集到新的资金。所以,股票价格与公司的股利政策是无关的。
3. 存货周转率
【答案】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亦称存货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说明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可反映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及存货是否适量。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越少,表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过低,常常是库存管理不利,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说明企业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4. 可转换公司债券
【答案】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为股份的公司债券。
二、简答题
5. 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企业财务报表也称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报表,对于改善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经济决策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并不是企业“经济真实”的真正反映,财务报表本身也存在众多的局限性:①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②现行财务报表主要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③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需对许多事项进行估计,从而给人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提供了机会,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④稳健原则要求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资产和收益,而使报表数据不实。
(2)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共同的比较基础。财务比率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财务比率等财务指标只有与特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之后,才能作为判断的基础。财务分析的标准包括:①定量标准,包括企业的历史指标、企业的计划指标及行业标准;②定性标准,是指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规定、计划和目标等。
(3)正常经营事项与非正常经营事项
正常经营事项是指企业只要持续经营,这些事项就会持续发生,如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经营事项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事项,如接受捐赠、自然灾害等。这两类事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类事项的不同影响。
(4)报表数据必须结合附注内容进行分析
报表数据是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货币高度概括的结果,数据是报表项目的总括概念。如果单纯用总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无法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必要补
充和说明,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将报表数据与附注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才可能获得相关信息。
(5)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认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企业业绩的不同影响,对合理评价企业和管理人员的业绩是十分必要的。
(6)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
用于公布目的的财务报表一般都需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审计可为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因而,财务报表分析应当结合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综上所述,由于财务报告主要是通过分类的方法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缺乏一定的综合性,无法深入地揭示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能力,无法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因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应注意以上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6. 简述资金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的区别。
【答案】一般认为,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资金参与任何交易活动都是有代价的,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着重反映资金随着其运动时间的不断延续而不断增值的性质。具体地说,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资金使用者那里获得的报酬;而资金成本是指资金的使用者由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们都是以利息、股利等来作为其表现形式,是资金运动分别在其所有者及使用者处的体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所有者的利息收入,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者的筹资费用。 第二,资金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时问的函数,而资金成本则表现为资金占用额的函数。
第三,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即时问价值,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7. 从企业发展周期的角度考虑,企业应如何确定财务战略?
【答案】企业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目标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即便处于同一周期阶段,内外部条件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目标也会采取不同类型的财务战略。
根据企业发展周期的阶段特点,企业确定财务战略一般有如下方式:
(1)引入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该阶段企业产品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没有形成收入和利润能力,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非常高。因此,财务战略的关键是吸纳权益资本,筹资战略是筹集权益资本,股利战略是不分红,投资战略是不断增加对产品开发推广的投资。
(2)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该阶段企业产品成功推上市场,销售规模快速増长,利润大幅度增长,超额利润明显,产品市场快速增长并加入了竞争者,企业的经营风险略有降低。此阶段企业以促进销售増长、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战略重点,与之相匹配的财务战略是积极扩张型财务战略,其关键是实现企业的高增长与资金的匹配,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筹资战略是尽量利用资本市场大量增加权益资本,适度引入债务资本,股利战略仍旧是不分红或少量分红,投资战略是对核心业务大力追加投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