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辨析题
1. 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答案】错误。
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
,实际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同时期的文法学校。名为“公学”
科的性质。这种学校全靠私人捐助,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政府资助和十涉,是典型的贵族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2. 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
【答案】错误。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包括基本技能和认知策略; 练习是指以形成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力一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
心智技能的学习不仅是熟练地掌握相应的一套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还涉及灵活的运用。在心智技能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练习将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方式付诸执行,并随着练习促使活动方式定型化、简缩化和自动化。反复练习只是提供了促进这种基本技能的熟悉以致自动化的机会,并不能自动解决心智技能的灵活运用,即学会在何时何处使用该技能之认知策略的学习,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心智技能的掌握或获得。
3. 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答案】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4. 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答案】错误。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根据人在认知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型学习风格较多地受其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小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这两种学习风格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偏好合作
学习,而场独立型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偏向于自主学习。
可见,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各有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二、简答题
5. 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现实意义何在?
【答案】陈鹤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主张中国儿童教育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儿童的朋友; 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他的“活教育”理论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而“活教育”的目的对当今教育工作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活教育”的目的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目的规定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甚至提出“要做世界人”。陈鹤琴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在于:旧教育只重视读读书,“活教育”则重视做人。特别是当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的时期,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个符合现代中国的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要具备健全的身体。陈鹤琴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有很大影响。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好,一向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因此具备健全的身体,更为重要。
②要有建设的能力。当时中国凡百俱废,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不重视建设的能力,所以“活教育”则重视建设的能力,以便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③要有创造的能力。陈鹤琴认为中国人本来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是近几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时至今日,非常履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他认为儿童本来就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④要有合作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所以对十儿童要从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
⑤要有服务的精神。陈鹤琴指出: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知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现实意义
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
,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的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他提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他的“活教育”目的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对后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要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陈鹤琴在构建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中,并没有盲目地模仿外国的先进经验,而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有选择有鉴别地加以吸收,不再以模仿为基本手段。他的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原则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②教育活动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当时传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的“活教育”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他采用各种活动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做”。他指出教师小应将儿童禁锢在学校、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鼓励儿童在探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世界。
③教育活动要重视教育实验的地位。陈鹤琴一贯重视教育实验,他通过在鼓楼幼稚园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中国化幼儿园途径。学习陈鹤琴重视教育实验的重要经验,把陈鹤琴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加以发展完善,这对当今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6. 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1)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他所说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实质上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的、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的纠正。
(2)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3)杜威认为,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那就是引导新生一代适应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 简述资源管理学习策略及其类别。
【答案】资源管理学习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学习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主要涉及如何有效选择安排干扰较小的环境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等; 努力管理策略主要涉及掌握一定方法排除学习干扰,使精力能有效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如何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
8. 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①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②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知识中心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①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a. 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b. 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②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