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之国际贸易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拥挤成本

【答案】拥挤成本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成本。像任何其他人口增长一样,移民可能会带来与人口拥挤相连的种种外在成本,如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2. 有效保护率

【答案】有效保护率亦称“实际保护率”,是有效保护理论中衡量一国对某产业保护程度的指标,即各种保护措施可能给被保护产业的生产过程带来的价值增值的增加量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为有效保护率,为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的增值,V 为自由贸易条件下该生产过程的増值。

3. 劳动力流动

【答案】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和通讯、家庭和婚姻、受教育程度等;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推力(使人被迫迁移)和引力(吸引人们迁移)。

从流动的方向看,劳动力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4. 重商主义

【答案】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晚期为晚期重商主义。二者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保证顺差就可以。被称为贸易平衡论。为了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如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5. 最惠国待遇

【答案】最惠国待遇

,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简称MFN )

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6. 出口扩张型增长

【答案】出口扩张型增长是指出口工业生产能力的増长超过其它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进一步扩张。出口扩张型増长对经济的影响是:

(1)如果一国是贸易大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会使贸易条件恶化。该国的生产和贸易量不仅受到生产要素变动的影响,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生产和贸易最终变动方向无法确定。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与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关。

(2)如果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出口扩张型增长使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减少,总贸易量上升。

7.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由于控制某种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而人为地将商品价格提高到生产价格以上,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自由竞争的结果,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个别采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家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超额利润。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大多数资本家都普遍采用最新技术时,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

8.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

【答案】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对

;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劳动力不同质(劳动效率学说)存在人力资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稀缺;要素密集度逆转。

二、思考题

9. 试分析区域性经济合作迅猛发展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答案】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消费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和经济体制的一体化。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中原有的国与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的况,成

为两种贸易在政策合流的新形式:集团内部贸易更加自由,在集团之外则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因此,区域性经济合作可能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但也可能会阻碍全球化的进程。

10.长虹集团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垄断竞争企业,电视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如果长虹能够成功地占领欧洲市场,向欧洲国家出售电视机,则对长虹的短期利益会是什么?长期呢?对本国电视机消费者是否有利?画图说明。

【答案】(1)长虹的短期利益

长虹集团成功占领欧洲市场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増加。如图1所示,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增加到边际收益也从移到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增,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

加到)下降到,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

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也有可能上升,消费者受损,但是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出现短期利润。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

图1

(2)长虹的长期利益

长虹的短期利润会引起国内其它彩电企业的进入欧洲市场,与长虹彩电争夺欧洲的这一部分市场,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其它品牌的彩电,长虹面对的需求由国际贸易的需求

的下降到

(见图2)。 ,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增加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下降到减少到而且比不参与更有弹性,直到长虹的利润消失才达到均衡。然而,长虹的生产依然扩张(从)。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

,消费者剩余增加。 )长期来讲大量生产并出口可以使价格下降从而使本国的消费者获利,而厂商的利润仍旧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