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部82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述题

1. 进一步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答案】一切生产都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为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形式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则是阶级与阶级的关系。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不同。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a 。b.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

①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的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

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迫使雇佣劳动者进行乘」余价值生产,以占有雇佣劳动者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答案】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也被称作共产主义政党,简称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与历史上一切旧式的政党有着根本的区别,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整个世界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这是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共产党员成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那些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最坚定、最有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在革命中起模范作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同时,也不拒绝其他阶级出身的优秀分子入党。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并有严格纪律的党。

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民主集中制就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一方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另一方面实行正确的集中领导。实行民卞集中制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立党为公,小谋私利的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不为少数剥削者谋利益,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就是这一宗旨的集中体现。因为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在奋斗目的上的最高体现,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欢迎人民的批评和监督,而且随时进行自我批评。勇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

3. 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1)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是指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后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力面和非主要力一面。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 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 与之对应的是非主要矛盾。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主要矛后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后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反过来,次要矛盾解决的如何,又会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力一面和次要方面

a.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其矛盾自身内的对立双方也总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即矛盾的主要方面; 与之对应的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和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着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①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应用;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实质。

4. 为什么说价值具有客观性?

【答案】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

(2)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3)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

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上述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具有客观性。

二、辨析题

5.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就在于他们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的一切旧思想。

【答案】该说法错误,这是一种全盘否定的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1)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2)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

(3)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创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具有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 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6. 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但又是统一的。

【答案】该说法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2)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