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3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公共新闻学
【答案】公共新闻学,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理论。公共新闻学要求新闻报导必须在报导事件的同时传递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努力让所有受一个社会公共议题影响的人都能在报导中表达自己的声音,并且鼓励记者和公民之间建立一种有来有往的对话,也尽力让所有受同一个问题影响的人都能在报导中表达自己的声音。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JoyRosen )教授。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而且还要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2.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小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3. 新闻事业的政治性
【答案】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着其他的社会意识形式。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不能不关心政治,同时,它们因受政治制约的程度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手中的舆论工具,更接近政治,更要受到政治、法律思想的制约,因为它们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直传和贯彻所属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法令,并为这个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所以,和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较,新闻事业的政治性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之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