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0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9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7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2宏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7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需求函数

【答案】货币需求函数是指反映货币需求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式子。其中,所谓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主体(个人、企业、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货币需求函数主要有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2. 结构性失业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趣味、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人口的增长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

3. IS--LM 模型

【答案】IS-LM 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如何决定的模型。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意味着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在利率r 和国民收入y 组成的二维坐标系中,IS 曲线表示了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LM 曲线描述了确保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由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获得。

4. 名义GDP 和实际GDP

【答案】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 一般和实际GDP 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实际GDP=名义GDP ÷GDP 折算指数。

5. 总需求曲线

【答案】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

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图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也会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两方面都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于是总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 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

二、简答题

6.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什么因素决定了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 一国储蓄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水平?

【答案】(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在稳定状态下,人均产出f (k )不变,人均收入为

因此技术进步率决定了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

(2)根据索洛增长模型稳态条件

率水平。反之亦然。

(3)根据索洛增长模型稳态条件,人口增长率增加,人均资本降低,人均收入水平降。反之亦然。

7. 为什么说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

【答案】(1)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描述相似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于分析相同的现象。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表示

, , 储蓄率提高,人均资本提高,从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增长率在储蓄率调整瞬间增加,以后逐渐下降,直至回到原来的增长

的是价格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两种力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周期性失),即:

而总供给曲线可以写成:

进一步可写成:

两边减去上一年的物价水平P -1,得到:,

有:

再结合奥肯定律,就可将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联系起来。

(2)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反映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也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曲线提供了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变换得出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结合奥肯定律,又可以得出产出和失业的关系,然后就可以得到描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

例如,沿着总供给曲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产出水平增加。根据奥肯定律,产出增加,失业率会下降。因此,伴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就会下降,即产生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当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菲利普斯曲线就会移动。如果假定当工人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他们会改变工资需求,就可以断定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是对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反应,因为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价格与产出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

8. 在凯恩斯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AS 是具有正斜率特征的曲线),假设经济初始时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请画图说明以下问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木增加,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名义工资具有刚性特征,(1)中的非均衡会怎样调整? 当价格高于原来的均衡价格时,工人能够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吗?

(3)什么样的政策可以用来修正(l )中的不均衡。

【答案】(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会使得均衡产出减少,均衡价格水平上升。如图所示,假定经济初始位于均衡点E 0点,此时产出为充分就业产出y f ,价格水平为P 0。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使得总供给曲线左移,由AS 0移动到AS 1,产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