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7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0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3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18

一、简答题

1.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B. 影视剧类

C. 体育类

D. 广告类

E. 谈话类

F. 歌舞类

G. 少儿类

H. 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2. 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案】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有:

(1)非结构型问卷也称开放式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这类问卷,提出问题下列可能答案,由被试自由陈述。

结构型问卷,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2)非结构式问卷就题型分析,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问答式的。

结构型问卷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适合于使用统计方法和进行量化处理。。

(3)非结构型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种多样,所以整理资料比较费时费力。可使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即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对问题的探讨在更深度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采用集体访问,可以将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供集体讨论. 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填答者的动机、态度、意见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点是资料分散,难以统计,而且需要花费填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构式问卷有限定的答案,增强了调查对象回答的一致性。把数据列成表通常比较简明、耗时少。结构式问卷可能存在限制答卷者回答广度的缺点。

3. 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

【答案】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顾名思义,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种研究方法。用历史法研究教育,涉及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教育实际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规律。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如下所述:

(1)历史性

①在研究对象上,历史研究法主要研究对象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历史发展实际过程及具体内容的考察,借以探求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并对它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提出科学预言。

②在研究过程上,历史研究法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的全过程,包括它的每个发展阶段。它是一种跟随客观事物本身自然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力图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发展历史的时间顺序和它在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形态去进行描述。

(2)具体性

历史研究是在丰富而具体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揭示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全部丰富的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从中探寻基本规律,所以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由于历史研究法不是从现有的教育实践去搜集所需要的事实,而只能通过对过去事实的不同形式的记载去恢复过去的事实以供研究。为了善于把握教育事实的总和,文献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就非常重要。

(3)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逻辑分析法,是从纯粹的抽象理论的形态上来揭示对象的本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研究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运动,揭示历史规律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用逻辑分析方法

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论概括,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演变的历史的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那还只是处在萌芽状态、常常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

历史研究法区别于教育科学其他的研究方法体现在,研究者主体与作为被研究客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之间,不是相对同步协调关系,而是一种非共存的历史性关系。客体不是作为现实世界的客体,而是已经凝结、稳定了的过去. 是已经发生了的、不可逆转的。主体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以现实为起点去认识、思考过去所发生的事件。

二、论述题

4. 结合实际,试论述面临复杂的教育现象,研究者如何灵活地建构自己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形成风格?

【答案】面临复杂的教育现象,不可能建立一个囊括一切的理论研究模式,需要的是研究者要了解理论模型的建构和运用,结合研究课题努力去实践和掌握,从而灵活地建构自己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形成风格。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立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搜集完备准确的有关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 教育的现实问题既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又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只有从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具有普遍性、全面性、时代性的重要理论研究问题,才能突破原有理论旧的格局,重新构造学科新的体系。比如,80年代以来我国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教育与发展,教育主体与主体性,实践活动与教育认识等问题的探讨,要求从教育实际中发现内在结构及其相关关系,这些局限于对各学科原有概念理论的评论、注释式研究是不可能实现对原有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和超越的。脱离重大现实问题而抽象地把握教育规律,是造成对教育规律简单化、形式化、教条化理解的主要原因。

同时,教育的理论研究必须以客观真实的、全面充分的历史和现实材料作为概括对象,才有可能达到研究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必须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把握新的事实,才能在新的水平上进行理论刨遣。这里需要的是理论思维的概括分析,而不是简单的列举或堆砌所有的事实细节。面对教育实践活动和前人积累的正反经验,必须抓住关键性材料和有代表性的材料,识别出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和相互关系,因此必须作科学的比较分析。

(2)合理确定理论分析的着眼点

理论研究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要使形成的理论具有科学性、清晰性,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论着眼点,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思路。能否找到一个适合的研究角度和基点并以此入手逐渐达

到对研究对象总体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论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和研究成果能否最终取得。

要找准理论研究的着眼点:

①首先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教育理论流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线索。如在现代教育思潮中,人文主义理论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与近代卢梭、杜威等人的研究有直接的理论渊源关系,但研究的视角、方法和思想都有了较大的不同,且处于更深的理论层次。当代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世界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