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F1007计算机网络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综合题
1. TCP 的拥塞窗口cwnd 大小与传输轮次n 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 TCP 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
(1)试画出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图1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多大?
【答案】(1)画出如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慢开始工作间隔:[1, 6]和[23, 36];
(3)拥塞避免的时间间隔:[6,16]和[17, 22];
(4)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快恢复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断定为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第22轮次后发送方采用慢开始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可以断定通过超时检测机制来确认报文段的丢失;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32。在第18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在第24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将各次传输轮次的发送数据相加可知,在第7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在第26轮次后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因此检测出报文段的丢失,根据拥塞控制的算法应该采用快恢复算法,门限ssthresh 减半,而拥塞窗口cwnd 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 减半后的数值,因此均设置为4。
2.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假定域名为m.xyz.com 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y.abc.tom 的主机的IP 地址。域名解析过程如下:
①主机m.xyz.com 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dns.xyz.com 进行递归查询;
②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它先向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
③根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dns.com 的IP 地址; 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dm.com 进行查询;
⑤顶级域名服务器dm.com 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权限域名服务器dns.abc.com 的IP 地址;
⑥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dm.abc.com 进行查询;
⑦权限域名服务器dm.abc.com 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所查询主机的IP 地址;
⑧本地域名服务器最后把查询结果告诉主机rn.xyz.com 。
(2)高速缓存用来存放最近查询过的域名以及从何处获得域名映射信息的记录,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提高DNS 查询效率,并减轻域名服务器的负荷和减少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报文数量。
3.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
数据长度为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数据发送速率为 试计算以下两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
(1)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2)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从以上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若数据长度大且发送速率低,则在总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若数据长度短且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有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4. 用ASN.1基本编码规则对以下数组(SEQUENCE-OF )进行编码。假定每一个数字占用4个字节:2345,1236,122,1236。
【答案】整个的编码为:
5. TCP 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答案】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例如:
①IP 数据报已经到达终点,终点的缓存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此数据报;
②当I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片,但其中的一个数据报片未能及时达到终点,而终点组装IP 数据报已超时,因而只能丢弃该数据报;
③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经过一个局域网的网桥,但网桥在转发该数据报帧的时候,由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