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答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答案】所谓方法的适用范围问题,是指在研究什么样类型性质的教育问题时才能运用历史研究法。一般而言,历史研究法主要适用于研究人们过去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理论。具体地讲,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包括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关系,道德教育,课程教材的发展,教学原则方法的演变,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等。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杜威等,我国从孔丘到朱熹、王夫之以至陶行知,历代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教育家,他们在各自教育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集中反映出一定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革新、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代表着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这方面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这类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对教育实践所起的作用和对后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思潮和流派论争、融合演化的规律。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我国及世界各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沿革中都有较完备、系统的教育制度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古代官学与私学,古代书院与学术文化,考试制度,近代留学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等发展沿革可进行各种专题研究。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这方面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如各国教育制度问题,外国高校职能的演变,各国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问题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教育立法问题,少年儿童智力发展问题,教育实验与测量问题,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问题,课程理论以及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模
式问题等等。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如少数民族教育史,古代的科技教育、农业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军事教育、民主文
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古代的幼儿教育、女子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古代对外教育交流等。
综合以上的陈述可以看出,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和新的项目的开发,同时,在历史以及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更新,更科学合理,以及更符合人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项目会在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
2. 简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答案】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思辨性色彩,是在纯理性的超越感性经验水平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来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
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理论研究是以已获取的各种客观的现实材料、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的; (2)理论研究是对感性认识或已有观念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再将形成的理性认识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是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概括研究;
(3)作为研究结果的表述,也总是力求达到符号化和形式化,使之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众所周知,科学越发展就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相对性和间接性,正是理论研究所具有的概括性,使教育理论家们能站在当代科学发展水平上把握教育基本问题的新的形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思辨性研究,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作为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并经过一定实践检验的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获得对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客观认识。
3.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哪些特点。
【答案】(1)问题必须有价值
问题的价值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选定的问题不仅要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而且要对相关其它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应考虑两个基本方面:
①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②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①选题现实性的表现
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 ②选题科学性的表现
第一,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第二,选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5)问题要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问、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③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常因为各方面可控、不可控原因而出现很多问题,正确选题并非一蹴而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还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沦研究的全局,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创新、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做出一个好的研究课题。
4.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所具有的特点。
【答案】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