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正畸主治医师题库>口腔正畸学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9岁,上颌前牙内倾,覆12mm,覆盖8mm,下前牙咬上颌黏膜,四个第一磨牙呈Ⅱ类咬合关系,SNA82°,SNB76.5°,ANB5.5°,UI-SN93.5°,FMIA71°,四个第二磨牙未萌,四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前后覆盖覆改善的机制主要是()

A . A.上颌前牙的压低
B . 上颌磨牙的伸长
C . 因下颌的前下方向生长改善了覆盖
D . 上颌前牙的伸长
E . 上颌前牙的压低、上颌磨牙的伸长以及下颌的前下方向生长共同所致

可能较早发现骨转移的检查是() 病理检查。 超声检查。 同位素扫描。 X线检查。 CT检查。 某一患者,无意间发现胫骨近端有一包块,可活动,诊为骨软骨瘤。在骨软骨瘤的声像图上,于软骨帽的周围可出现无回声区,使软骨帽本身回声反射更加明显,无回声区的组织结构是()。 软骨膜。 骨性肿块。 滑液囊。 移位的血管。 假性动脉瘤。 地方性克汀病的主要原因是() 甲状腺发育异常。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母亲孕期饮食中缺碘。 母亲在妊娠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关于激素的共同特征错误的是() 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都很高。 激素必须通过其受体产生作用。 只有游离的激素才能与其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 游离激素在血中的半衰期都很短。 部分激素是以激素原形式分泌,进入靶组织后转换成活性激素产生作用。 关于Paget病的发病机制,目前的观点为() 起源于角质形成细胞的恶变。 起源于小汗腺导管开口的原位癌。 起源于乳腺导管及顶泌汗腺导管开口部的原位癌。 起源于乳腺小叶的腺癌。 起源于乳房部毛囊上皮。

患者,女,9岁,上颌前牙内倾,覆12mm,覆盖8mm,下前牙咬上颌黏膜,四个第一磨牙呈Ⅱ类咬合关系,SNA82°,SNB76.5°,ANB5.5°,UI-SN93.5°,FMIA71°,四个第二磨牙未萌,四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前后覆盖覆改善的机制主要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