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837计算机网络与程序设计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
A. 一条、一条
B. —条、多条
C. 多条、一条
D. 多条、多条
【答案】A
【解析】首先,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 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 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讲行下一步的查询,所以主机只需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一条域名请求即可;其次,题目已经说明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个网络某主机域名,而递归方法解析一定要查到主机需要的IP 地址才返回,所以本地域名服务器只需发送一条域名请求给根域名服务器即可,然后依次递归,最后再依次返回结果。
2. 设源站和目的站相距40km ,而信号在传输媒体中的传输速率为200km/ms。若一个分组长度为4KB ,而其发送时间等于信号的往返传播时延,数据的发送速率是( )。
A.81.92Mbps
B.40.96Mbps
C.163.84Mbps
D.20.48Mbps
【答案】A
【解析】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一个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信号在传输媒体中的单程时延=源目的站距离/媒体传输速率。发送时间=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由已知条件可知,在源站和目的站之间的单程传播时延为:
40km/200(km/ms)=0.2ms,
即往返传播时延为0.4ms 。设发送lb 的时间为Xs/b。
又
解得 所求数据传输率为 由已知条件,发送时间等于信号的往返传播时延,
即
3. 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
A. 建立在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
【答案】A
【解析】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 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TCP 连接,一个用于传输控制命令和响应,称为控制连接(端口号:21); 另一个用于实际的文件内容传输,称为数据连接(端口号:20)。
工作原理:FTP 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服务,它使用TCP 可靠地传输服务。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主进程的工作步骤如下:①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②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③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一些其他子进程;④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并发进行。
对于本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FTP 是必须保证可靠的,故需要用到可靠的TCP , 而不使用不可靠的UDP ,所以排除C 项和D 项;显然,传输命令用控制连接,传输数据用数据连接。
4.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网络层的协议是网络层内部处理数据的规定
B. 接口实现的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
C. 在应用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上交换的是包
D. 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就是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答案】D
【解析】根据数据传送单位的变化规则,上一层交给下层的数据,加上协议控制信息后变成协议数据单元,然后交给下一层,变成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也就是为它紧相连的上一层提供服务。
5.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 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上的传播速率
C. 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D. 每秒传输的码元个数
【答案】C
【解析】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是同义词,它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单位为bit/s。码元传输
速率是指每秒能传输的码元数,单位Baud (波特)。另外,数据传输速率并不就是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上的传输速率,后者的单位是m/s,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6. 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 )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A. 根据网络的流量大小改变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
B. 只传送“请求”和“结果”来减少网络的流量
C. 通过客户端本地存储所有的数据来降低网络流量
D. 在服务器上执行所有的数据处理
【答案】B
【解析】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客户机与服务器分别表示相互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的进程。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响应客户机的请求,提供客户机所需要的网络服务。服务器只是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在网络上传输的只有“请求”与“结果”,并不需要传送整个数据库或者其他额外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网络的流量,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7 ,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需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在数据通信中( )。
A.ARQ
B.FEC
C. 奇偶校验码
D.CRC
【答案】B
【解析】差错控制是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控制,以提高数字消息传输的准确性。(1)自动重发请求ARQ ,一旦接收端发现差错,则设法请求对方重发;(2)前向纠错FEC ,进行差错控制时,接收端不仅能够发现差错,而且知道出错码元的位置,从而自动进行纠正,发现错误无须通知发送方重发;(3)奇偶校验码和CRC 检错码都不具备纠错的功能,属于ARQ 编码。
8. 影响信道最大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信道带宽和( )。
A. 频率特性
B. 相位特性
C. 信噪比
D. 噪声功率
【答案】C
【解析】根据香农公式可知,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其中W 为信道的带宽,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