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渤海大学旅游学院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加涅认为:执行控制系统是有意识进行的,因此必须在( )中进行。
A. 感觉记忆
B. 短时i 己忆
C. 瞬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答案】B
2.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考点】学习动机类型。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学习动机的分类的考查。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其中,社会交往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学生的好学和乐学等认知动机。另外,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成: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 第三种,就是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因自己的学业而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4. 在梅耶学习过程模式中“工作记忆”是指( )。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机械记忆
D. 意义记忆
【答案】B
5.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的努力归因是一个( )。
A. 内部但可变的归因
B. 内部仍不时变的归因
C 外部但可变的归因
D. 外部但可控的归因
【答案】A
6. ( )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所持的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或状态。
A. 品德
B. 态度定势
C. 移情
D. 良知
【答案】B
7.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
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2012年充分考查了学习策略这个方面,不但选择题中有涉及,还出了一道简答题,足见学习策略这个考点的重要性。考出来简答题,应该不用感到意外,前几年的选择,几乎年年都有,根据教育学考试的规则,选择题出现的题目再考出来大题的频率是很高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8. 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 )的迁移效果甚微。
A. 知识
B. 技能
C. 智力
D. 品德
【答案】C
9.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 同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相同
B. 虽有联系,但也不是小可分割的
C. 不能够相互交替、彼此转换
D. 关系虽复杂,但却是一一对应的
【答案】A
10.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成就动机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 班杜拉
B. 麦克里兰德
C. 阿特金森
D. 韦纳
【答案】C
二、辨析题
11.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
(2)思维定势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阻碍问题的解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①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思维定势能使人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己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 可以使人将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间题转化成一个己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