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政治经济学850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则政政策利用变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从其内容上看,则政政策包括则政收入政策和则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则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人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2. 货币数量理论

【答案】(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

式中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己。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3. 滞胀与通货紧缩

【答案】(1)滞胀指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情况下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状态超出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

普斯曲线所能解释的范围。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不旱交替关系,因此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调整滞胀状态。

(2)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水平显著、持续地下降。

4. 适应性预期

【答案】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方式。在t-1时期所做的对,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其中为

,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0<λ≤1)

“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50, 60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顶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二、选择题

5. 以下货币政策工具中,能够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的是( )

A. 公开市场操作

B. 再贴现

C. 法定准备金

D. 消费信用控制

【答案】A

【解析】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相比有更高的灵活性,是一种微调下具。

6. 如果A 国经济在2012年(基期)的GDP 为2000亿元,如果在2013年GDP 折算指数等于2,而实际GDP 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义GDP 等于( )。

A.8000亿元

B.7000亿元

C.6000亿元

D.5000亿元

【答案】C

,所以名义GDP=实际GDP 【解析】2013年的实际GDP 为2000×(1+50%)=3000(亿元)

×GDP 折算指数,即为:2×3000=6000(亿元)。

7. 短期内,经济处于均衡时( )。

A. 社会可能实现了充分就业

B. 社会可能没有实现充分就业

C. 可能存在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通货紧缩缺口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

【解析】经济处于短期均衡时,计划产量与计划支出相等,但是这个均衡产量未必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的产量。如果在均衡产量水平上,正好使愿意工作的全部劳动力都被雇用,那只是一个巧合。因此,在短期均衡时,社会有可能实现了充分就业,也可能没有实现〔如经济萧条期,大

,甚至实际雇佣量有可能超过正常情况下充分就业的水平(例如社会需求紧急扩张,量工人失业)

企业为满足需求,加班加点地生产,超额使用劳动力)。如果在均衡产量水平上,就业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则称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反之,如果就业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则称存在通货紧缩缺口。

8. 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那么( )。

A. 净出口小于零

B. 私人储蓄大于私人投资

C. 净出口大于零

D. 公共储蓄大于公共投资

【答案】C

【解析】由于资本净流出恒等于贸易余额。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说明必定存在贸易盈余,这就意味着净出口大于零。资本净流出为正等价于S-I 大于零,而S-I 大于零说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但是无法具体说明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的关系,以及公共储蓄和公共投资的关系,只能说明作为整体的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加上公共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

9. 如果个人收入等十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答案】B

【解析】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DPI-PI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为57美元,个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