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77教育学专业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教育文献的利用以及检索文献应该遵循的要求。
【答案】要在检索文献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加工文献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有判断识别能力,才能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挑选出高质量的文献。一般而言,检索文献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通过浏览,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矛盾的资料。不仅要广泛查阅中文资料,同时也应查阅外文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通过细读,基本掌握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的问题,分歧意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著作、主要倾向。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
(3)勤于积累
研究者应养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读书治学的能力,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逐步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目录。还要善于做摘要、札记、卡片,编制自己的文摘、提要、综述,建立个人资料
库,同时又会使用国家的信息库。
(4)善于思索
由于文献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文献作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这就不仅需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而且必须靠理论思维;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分析、联想和构思,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对文献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改造制作,要舍弃成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锻炼和提高对资料真伪和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2. 一个好的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
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1)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2)—个好的假设,是探索教育规律,形成理论的前阶,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核心。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②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根据确定目标的要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而假设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③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总之,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只具有科学假设的性质。教育研究是探求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发展的规律,一旦有了好的假设,研究者就能根据确定目标的要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而好的假设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同样,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3. 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案】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有:
(1)非结构型问卷也称开放式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这类问卷,提出问题下列可能答案,由被试自由陈述。
结构型问卷,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2)非结构式问卷就题型分析,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问答式的。
结构型问卷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适合于使用统计方法和进行量化处理。。
(3)非结构型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种多样,所以整理资料比较费时费力。可使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即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对问题的探讨在更深度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采用集体访问,可以将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供集体讨论. 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填答者的动机、态度、意见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点是资料分散,难以统计,而且需要花费填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构式问卷有限定的答案,增强了调查对象回答的一致性。把数据列成表通常比较简明、耗时少。结构式问卷可能存在限制答卷者回答广度的缺点。
4. 简述取样的基本方法。
【答案】取样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灵活选用。取样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四种:
(1)简单随机取样
按照概率论的原理,抽样时要尽可能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基本观测单位都有均等的机会,有被抽中的可能。
①简单随机取样的优点:可以保证全部标识的代表性,能够确定抽样误差的理论值,并且简便易行。这是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且所抽取样本较小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②简单随机取样的局限: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
③简单随机取样有两种具体方式:
a. 抽签。把总体的每个观测单位依次编上号码并做成签,放进一个器皿加以充分混合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记下号码,然后把抽取的签再放回器皿中,再次摇动和抽取,如此反复,直到取够样本所需数目为止。
b. 随机数目丧。随机数目表是一种经严格制作的由许多数目字组成的表,数字随机排列,操作时,首先随机确定一个表上取数的“起点”,然后按表上所示的数号取样。
(2)系统随机取样
系统随机取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
系统随机取样,由于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与简单随机取样相比较,抽样误差要小些。如果把其总体的每个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特征的变异度大小或増减程度依次编号,进行系统抽样,其结果常与分层抽样差别不大,但它又有比分层抽样设计更简单的优点。所以在抽样调查中常被采用。
系统随机抽样,要考虑研究总体的情况。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如考试试卷,男生单号,女生双号,那么,很可能出现样本的系统误差,抽取的样本只有一个性别。
(3)分层随机取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 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即按总体中具有各类特征的对象所占的比例,在总体中随机抽取同样比例的样组成分的取样方法。
①适用条件及特点: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要使抽取的样本能客观反应总体的结构特征,就可以采用类型取样。这种取样方法兼顾了总体的各个层面、不同类型的观测单位,因而获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分几层,如何分层,要根据已有研究进行。关键是一定要根据总体情况。因此,分层是以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为依据的。
②采用分层取样的步骤:
a. 了解总体中各特征的差别,按特征差异分组,计算每一类别在总体中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