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题库>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纳税人甲2010年度进行两次虚假税务申报,少缴税款共4万元,占应纳税额的8%,均受到行政处罚。2011年上半年公司应纳税40万元,甲又通过虚假申报少缴税款2万元。税务机关追缴时,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三次逃避缴纳税款行为被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如果在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的过程中,造成一名税务人员重伤,对甲的行为()。

A . A.按照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B . 按照抗税罪定罪处罚
C . 应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D . 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E . 构成牵连犯,应当从一重罪处罚

流感控制关键点 纳税人甲2010年度进行两次虚假税务申报,少缴税款共4万元,占应纳税额的8%,均受到行政处罚。2011年上半年公司应纳税40万元,甲又通过虚假申报少缴税款2万元。税务机关追缴时,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三次逃避缴纳税款行为被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如果被重伤的税务人员向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被害人本人或其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有物质损失,该物质损失既可以是被告人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造成的。 在法院审理结束之后,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 被害人因为对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流行性感冒 结核病控制关键点 某市甲、乙、丙三家国有企业与自然人张某经协商决定共同投资设立一从事生产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张某身为某演艺明星,因为身份限制,遂用好友李某的名义登记为该公司的股东,张某和李某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由张某实际出资并享有股东的投资权益,张某每年给付李某一定的酬劳。后甲、乙、丙和李某四方订立了发起人协议。协议中的部分内容如下:(1)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甲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50万元,乙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50万元,丙以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作价出资60万元(商标权和专利权各作价30万元),李某(实为张某)以现金出资40万元。(2)各方的出资均分两期缴纳。其中第一期出资额为各自认缴出资额的50%,在营业执照颁发前缴纳,第二期50%的出资在公司成立后的3年内缴纳。同时约定,乙所出资的机器设备,待公司成立后,仍由乙取回供其使用。(3)甲、乙、丙三方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必须符合公司章程所定的价额。如果公司成立后发现所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甲、乙、丙三方可以不立即补足出资,留待以后年度分得利润后再补足。(4)公司成立后的税后利润,由四方平均分配。公司成立后如果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则由甲优先认缴出资50%,乙优先认缴20%,丙和李某(实为张某)各认缴15%。张某和李某签订的协议在效力上应当属于()合同。 A.有效。 无效。 待生效。 可撤销。 附条件。 纳税人甲2010年度进行两次虚假税务申报,少缴税款共4万元,占应纳税额的8%,均受到行政处罚。2011年上半年公司应纳税40万元,甲又通过虚假申报少缴税款2万元。税务机关追缴时,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三次逃避缴纳税款行为被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如果在甲带领全体员工暴力抗拒追缴的过程中,造成一名税务人员重伤,对甲的行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本题考核逃税罪的认定和量刑。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本题中甲不构成逃税罪。2.本题考核抗税罪。如果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则一个行为既构成了抗税罪,又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属于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行为特征,应按照刑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即应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3.本题考核假释的撤销。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4.本题考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既可以是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本人,也可以是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近亲属。本题中税务人员重伤,不能由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公诉案件中,从立案开始,一直到法院判决前,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