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二阶系统中加入比例微分控制后,使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生了什么变化,对系统性能有哪些改善?

【答案】

设二阶系统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为为

开环増益变为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加入的比例微分控制,校正后的闭环传递函数

阻尼比变为

阻尼系数和开环增益K 发

可见校正后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变为

系统的超调量变小。

2. 在根轨迹校正法中,当系统的静态性能不足时,通常选择什么形式的串联校正网络?网络参数取值与校正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工程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校正装置的形式为实轴上,零极点

非常靠近虚轴,且与受控对象的其他零极点相比可以构成一对偶极子。由于增加一对偶极子基本不改变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可以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从而达到减小系统静态误差的目的。

(2)零极点之比校正前开环増 益的

的取值越大,系统开环增益增加幅度越大,因为校正后的开环增益是倍。

,即滞后校正装置。零极点均在负

(3)在工程实施时,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极点不能太靠近原点。

3. 说明频率法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使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答案】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校正一般用于对动态平稳性要求严格或稳定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频域法超前校正装置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増益,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裕量。 (3)根据指标要求,确定系统中需要增加的相角超前量

第 2 页,共 20 页

的设计步骤如下。

(4)由式幅值等于一

角值

确定值及

的点所对应的频率

值,在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找到

并且在此频率上产生最大超前相

这一频率为所选网络的

(5)确定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6)验算。 频域法滞后校正装置

的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静态误差系数的要求,计算系统的开环增益K 。并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求出相应的相位裕量和増益裕量。

(2)在作出的相频曲线上寻找一个频率点,要求该点处的开环频率特性的相角

以这一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

量,修正值

,补偿滞后校正带来的相位滞后。

处的幅值等于

据此确定滞后网络的值。据此可保证在剪切频率

(3)设未校正系统在

上式中

,为系统所要求的相位裕

处,校 正后开环系统的幅值为0。 (4)选择滞后校正网络中的一个转折频率

则另一个转折频率为

(5)校验。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校核设计指标,如果不满足要求, 可通过改变T 值,重新设计滞后校正网络。

二、分析计算题

4. 已知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为型状态空间表达式。

【答案】作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普拉斯变换可得

可得系统的能控标准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要求对角标准型的状杰空间表达式,需进行线件变换

先计算A 的特征值

求系统的对角标准

第 3 页,共 20 页

设对应的特征向量为由可得

令作线性变换

则可得

因此系统的对角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以上给出的是传统的求系统对角标准型的方法,下面给出一种新的求系统对角标准型的方法。由

可设

特征方程有一根为

再使用长除法求解,得他两根为

使用留数法将G (s )展开成分式形式,可得

若令状态变量

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可得

得到系统的对角型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可见,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不同,但是是对同一系统的描述,说明了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不唯一,存在线性变换关系。

第 4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