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痰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关于风痧的发病,以下哪种提法最确切() 流行于冬春季节,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 因感受风热时邪发病,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较好,恢复快,但可反复发作。 是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一种较严重的发疹性疾病。 是由风温邪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儿童发病率高。 起病后2-3天,口腔两颊粘膜常见到细小白色斑点。
磷酸锌水门汀在凝固时及凝固后可释放出游离磷酸,刺激牙髓,正确说法不包含哪种()。 一般是可逆的。 一般5~8周恢复正常。 可用于牙体缺损的暂时充填修复。 可粘结嵌体、冠、桥和正畸附件。 可作深龋衬层。
6岁男孩,身高133cm,血压140/89mmHg,阴茎明显较同龄儿长。睾丸左右对称、均3ml容积,有阴毛、痤疮。左手骨片:腕部骨化中心10/10。最可能的诊断是() 中枢性性早熟。 部分性性早熟。 CAH(21-羟化酶不完全缺乏)。 CAH(21-羟化酶完全缺乏)。 CAH(11β羟化酶缺乏)。
对风痧患儿采取隔离措施一般应到() 出疹后3天。 出疹后5天。 出疹后7天。 出疹后9天。 出疹后15天。
“痰饮”的病症名称首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