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含文学概论、古代文论)2003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文学理论试题
专业: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课程与教学论 科目代码:324
科目:文学理论(含文学概论、古代文论)
文学概论部分
一、 解释下列术语(每个4分,共28分):
1、文学四要素 2、话语蕴藉 3、灵感 4、艺术真实 5、剧本 6、现实型文学 7、点评
二、 简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8分)
1、怎样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2、试谈作品与意图的矛盾。
3、谈谈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与作用。
4、怎样理解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5、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6、怎样理解“夸示性消费”?
三、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共鸣现象(20分)
四、什么是文学意境?它有哪些基本表现?重视文学意境,在今天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试结合学术界有关意境的不同解释,谈谈你对文学意境的认识(24分)。
注意:以下两道论述题,由不同专业考生分别答其中一道。
五、试论述英美“新批评”派形成的原因、重要理论家、主要理论范畴及批评实践,并谈谈其在文学批评上的得失及借鉴意义(30分,只由中文系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课程与教学论五个专业考生解答,文艺学专业和“古籍研究所”的考生不答)
六、试论述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成的原因、主要理论分支及其工作,并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其独特特色及对我国当前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借鉴意义(30分,只由文艺学专业考生解答,其他专业一律不答)
注意:以下试题只有报考“古籍研究所”的考生必做,中文系各专业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