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二) .. 17
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三) .. 32
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四) .. 46
2017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题库(五) .. 62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进化论
【答案】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2. 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日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日在总人日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日比重上升、农村人日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3. 性别角色
【答案】性别角色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的模式。它是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为男性相联系的一整套规范系统和机制,使得个人在其中习得“男”或“女”的性别身份和性别特征,接受性别规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
4.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5. 社会事实
【答案】社会事实是指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十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涂尔干的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 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 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
6. 戏剧论(戈夫曼)
【答案】戈夫曼的戏剧论是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一种观点,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口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在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戏剧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7. 人口老龄化
【答案】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
8. 《社会理论的基础》
【答案】《社会理论的基础》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的主要著作。这本书被认为是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回应社会系统是如何行动这一核心问题的,为理性选择理论学派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书共分为五编,从最基本的人的行动和关系谈起一直论述到复杂的社会行动的数学分析,是当前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为社会学在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书中充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要求。
二、简答题
9. 在问卷设计中,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高方式有哪些常用规则? 请简述之。
【答案】(1)问卷调查及设计:
①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
②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问卷的结构是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的问题表格,用以收集有关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资料。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以及结束语等主要内容。
(2)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
语言是问卷设计的基本材料,要设计出含义清楚、简明易懂的问题,必须注意问题的语言。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是简短、明确、通俗、易懂。
(3)在问卷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有下列常用的规则:
①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无论是设计问题还是设计答案,所用语言的第一标准应该是简单。要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
②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问题的陈述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含糊不清的地方,回答者的理解就越有可能不一致; 而问题越短小,产生这种含糊不清的可能性就越小。
③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双重(或多重)含义是指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了两件(或几件)事情,即在一句话中同时问犷两个(或几个)问题。
④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使被调查者感到应该填什么,或者感到调查者希望他填什么。⑤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人们往往习惯于肯定形式的提问,而不习惯于否定形式的提问。
⑥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如果向被调查者询问一个他们一无所知的问题,那么被调查者是无法回答的。
⑦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当问及某些个人隐私或人们对顶头上司的看法这样一些问题时,人们往往具有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卫心理。因此,如果直接提问,则将会引起很高的拒答率。所以对这些问题最好采取某种间接询问的形式,井且语言要特别委婉。
10.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
【答案】(1)角色距离理论
“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①戈夫曼认为,“进入角色”需要具备一方面条件: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 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 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当人们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
②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
(2)角色距离的运用
角色撇离的理论对于加深对人际互动行为规律的理解,对于处理人事安排,处理人际关系,对于管理工作等均有启发意义。从角色距离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般的结论:
①在管理或人事安排上,为使一个人能充分显示其才能,就不仅应将他安排在与其品质相应的角色上,而且应放在对他带有一定“挑战”意味的角色上。倘若没有挑战意味,人们不需做出较大努力就能完成角色要求,这种位置就很难吸引人们进入角色。
②当一个人屈居在与其才能不相适应的角色上时,他需要有朋友为伴,因为与同伴在一起会形成新的环境,这就改变了他所处的角色、地位的含义,在新的环境里可以形成新的互动。
③表现角色距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尽力使自己独立,与情景相分离。另一种是几个人在一起形成新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