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812物流工程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5

1. 如果你是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你会采取哪此措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答案】作为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1)合理设计运输网络

首先,企业应合理地进行生产工厂及各配送中心的选址,以为运输合理化打下基础。对于生产工厂的选址而言,原材料消耗大的工厂应尽可能靠近原材料的产地或重要的交通枢纽; 对于产成品运输费用高的工厂而言,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的消费地。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应适当,辐射半径应适中。在工厂和配送中心己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实现总运输里程的最小化。

(2)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企业应根据所运货物的特点、时限要求、运输距离、企业的承受力等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做出选择。比如,对于某种国外生产的价值高、重量轻的精密零部件,如电脑芯片而言,企业为了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航空运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由于重量轻的原因,单位运输费用也不会很高。再比如,经认真的技术经济论证发现,就山西煤炭外运而言,用公路代替铁路运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更为经济合理。

(3)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装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与核定的载重量与行驶里程的乘积之比。提高装载率,有助于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以及运能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比如,实施配载运输,在以重质货物(如矿石)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如农副产品),在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物的搭运,效果显著。再比如,在装运货物时,通过利用集装化技术,可以提高运输工具容间的利用率。

(4)开展联合运输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

(5)开展流通加工

开展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货物的重量或体积,更合理地开展运输。如将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再进行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 对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可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6)推进共同运输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在运输上开展合作,可以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2. 为了降低整个企业的物流费用水平,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要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改进物流作业活动、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目的,物流费用管理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制定物流费用标准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企业需要就物流各项具体的作业环节及整体物流活动制定相应的费用标准,使得物流费用管理具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和考核依据。在此基础上,围绕所建立的物流费用标准,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对物流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物流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奖惩。

(2)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优化

由于物流费用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效应,因此就有必要对物流活动实施一体化管理。这种一体化管理具体包括:

①对企业内部物流活动进行系统优化。针对企业内部所存在的不同物流费用的替代现象,不应追求某种物流费用的最小化,而应以总体物流费用的最小化为目标,来确定企业的物流策略。

②对企业内部物流活动与其他活动进行系统优化。物流活动的优化必须与采购、生产、销售等其他活动的优化统筹考虑,实现企业总成本的最低。③对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系统优化,将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优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活动的优化通盘考虑。

(3)优选物流服务机构

优选物流服务机构是降低物流费用的重要措施。这首先要求企业在自营物流(或由供应商或经销商提供物流服务)与第三方物流之间做出科学的抉择。如果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还需要在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围绕如何才能节约费用、加强控制性,考虑是选择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选择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确定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取舍标准。

(4)优化顾客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支出的关系

一般而言,顾客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支出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性,物流费用支出越高,所提供的顾客服务水平就越高。但随着物流费用支出的增加,顾客服务水平的增加旱现出递减的趋势,最后顾客服务水平趋于稳定。为了提供更好的顾客服务,企业首先需要详细了解顾客对企业物流服务的需求。

(5)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筑为彻底实现物流费用的降低,而不是向其他企业或部门转嫁成本奠定了基础。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提高物流作业环节的效率,确保物流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加快物流速度,减少物流中转环节,避免车辆空载、重复装卸搬运、迂回运输、过量库存等不合理物流现象的发生。

(6)推行物流标准化

在物流机械、作业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推行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组织物流活动,具有以下好处:

①有助于提高物流各环节的作业效率;

②有助于确保企业内部物流各环节以及企业与其供应商、经销商及物流服务提供商衔接一致,加快物流的速度;

③便于与国外物流设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有助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有这些最终都能够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 结合企业经营的实践,请你谈一谈对存货功能的认识。

【答案】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理想的情况是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再进行采购、生产,将存货水平降为零。但要实现完全按订单进行生产,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且能够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但要满足这些条件,具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存货就具有其经济合理性。存货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有些产品需要靠近原材料或能源的产地,有些产品的生产需要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而且,很多行业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这样,生产非常集中,而顾客则分布在各地。为了有效地满足对分散的顾客的服务水平,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企业需要在各地备货。在生产工厂,也有必要储备一定的产成品,以备不时之需。

(2)平衡供求关系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根据季节性高峰需求来设训生产能力是不科学的,会导致淡季时生产能力的严重闲置。较好的办法是在全年实现平衡的生产,这样,淡季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一部分储备下来,满足旺季的消费需求。

(3)实现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物流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配合,不能从孤立的角度看待物流优化问题。为了在满足既定的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物流总费用的最小化,需要在存货费用与其他物流费用之间求得平衡。比如,大批量的原材料采购固然会增加原材料的存货资金占用,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仓储费用增加,但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单位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同时,单位订货费用也会下降,并且可以获得一定的数量折扣,只要节约的运输费用、订货费用、价格折扣大于因此增加的利息、仓储费用支出,原材料存货的增加就具有经济合理性。

(4)降低生产成本

保持生产线的长期、稳定运转有助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就意味着在需求存在波动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产成品存货。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权衡因此降低的生产成本与增加的存货费用之间的关系,只要前者大于后者,保持生产线的稳定就是合理的。当然,对于技术含量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的产品要特别谨慎,否则可能会山于更新换代产品的出现而使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5)规避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