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94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2. 现有容量为10GB 的磁盘分区,磁盘空间以簇(cluster )为单位进行分配,簇的大小为4KB , 若采用位图法管理该分区的空闲空间,即用一位(bit )标识一个簇是否被分配,则存放该位图所需簇的个数为( )
A.80 B.320 C.80K D.320K 【答案】A
【解析】磁盘的簇的个数为:
而一个簇的位示图能管理的簇的个数为:所以需要簇的个数为
3. 已知操作符包括价的后缀表达式
将中缀表达式
转换为等
时,用栈来存放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次序的操作符。若栈初始时
为空,则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 )。
A.5 B.7 C.8 D.11
【答案】A
【解析】基本思想是:采用运算符栈是为了比较运算符的优先级,所有运算符必须进栈。只将大于栈顶元素优先级的运算符直接进栈,否则需要退栈栈顶运算符(先出栈的运算符先计算,
同优先级的运算符在栈中的先计算)。表达式所列:
产生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显然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5。
4. 磁盘驱动器向盘片磁层记录数据时采用( )方式写入。
A. 并行 B. 串行 C. 并一串行 D. 串一并行 【答案】B
5.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6.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当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
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