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94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答案】D

2. 在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 )组成。

A. 系统总线、内存总线和

C. 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

【答案】A

3.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A. 间接寻址

B. 基址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变址寻址

【答案】A

【解析】在四种不同的寻址方式中,间接寻址按指令的形式地址从主存中取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然后再按此有效地址从主存中读出操作数。其余三种寻址方式可以统称为偏移寻址。

4. 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

位符号位)。若有两个数

则用浮点加法计算X+Y的最终结果是( )。

A.001111100010

B.001110100010

C.010000010001

D. 发生溢出

【答案】D

第 2 页,共 47 页 总线 总线 B.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D.ISA 总线、VESA 总线和PCI 总线

【解析】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难点在对阶、规格化、判溢出这三步。X 和Y 的阶码不同,所以应该先对阶,对阶原则为:小阶向大阶看齐。因此将Y 对阶后得到:Y 然后将尾数相加,得到尾数之和为:34/32。因为这是两个同号数相加,尾数大于1,则需要右规,阶码加1。由于阶码的位数为5位,且含两位符号位,即阶码的表示范围在-8〜+7之间。而阶码本身等于7,再加1就等于8。因此,最终结果发生溢出。

5.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 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6. 元素a ,b , c ,d ,e 依次进入初始为空的栈中,若元素进栈后可停留、可出栈,直到所有元素都出栈,则在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中,以元素d 开头的序列个数是( )。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d 首先出栈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第 3 页,共 47 页

此时可有以下4种操作:

(1)e 进钱后出栈,出梭序列为decba 。

(2)c 出枝,e 进栈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eba 。

(3)cb 出栈,e 进枝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ea 。

(4)cba 出枝,e 进枝后出栈,出栈序列为dcbae 。

7. 下列关于中断I/O方式和DMA 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中断I/O方式请求的是方式请求的是CPU 处理时间,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 中断I/O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 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

D. 中断I/O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答案】D

【解析】中断处理方式: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需CPU 干预,因而可使CPU 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 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因此中断申请使用的是CPU 处理时间,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而DMA 方式与之不同。DMA 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 与I/O设备之间, 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DMA 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 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答案D 的说法不正确。

8.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 )。

A. 符号语言

B. 机器语言

C.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D. 汇编语言

【答案】B

第 4 页,共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