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6语言学基础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 )。
A. 动词谓语句
B. 形容词谓语句
C. 名词谓语句
D. 主谓谓语句
【答案】D 【解析】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了称作主谓谓语句,“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主谓谓语句。
2.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印度、古希腊是语言研究的三个发源地
B. 人的左脑是语言脑,掌管逻辑思维,右脑掌管形象思维
C. 英语中没有与“叔叔”“舅舅”直接对应的词是因为英语中没有这样的概念
D. 音位和音素不是符号
【答案】C
【解析】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该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英语中没有与“叔叔”“舅舅”直接对应的词并不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概念,而是因为该语言对概念分类的不同。
3. 英语中的swell (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写作swollen ,后来写作swelled 。原因是( )。
A. 正字法
B. 类推作用
C. 误写
D. 过分概括
【答案】B
【解析】语言中有规则和条理,这些在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称为“类推作用”。它可以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如题中swell 过去分词的变化。
A 项,正字法是指确定正规使用的、书写和语法符合相关规范的文字;
C 项,误写是指书写的错误;
D 项,过分概括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二、名词解释
4.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
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5.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
,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
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6.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7.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
英语的
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8.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三、简答题
9. 请分析汉语上声连读时的音变特征和语气词“啊”的音变特征,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属于语流音变中的什么类型?
【答案】(1)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①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214-35+214:水果 了解 领导
要注意,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a.214+轻声一35+轻声:捧起 等等 讲讲 想起
b.214+轻声一21+轻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示亲属称谓上声字重叠时:姐姐、奶奶; 二是
,除了“法子”之外:嫂子、毯子; 三是一批口语词:耳朵、宝宝。 上声+“子”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两种:
a.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
(214+214)+214-35+35|+214: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b. 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前两音节有21+35的变化:
214+(214+214)-21+35+214:纸老虎 有理想 很勇敢
③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如“理想|美好”划分两段,念成35+21+35+214,例如:
彼此/友好买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④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在阳平前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在去声前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在轻声前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
(2)“啊”的变调
由上表可知,“啊”的变调属于语流中的同化现象。
10.词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词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