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英两国的历史发展在人类社会大转变(现代化)发生前后的起伏变化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对中英两国的大转变进行对照研究并作典型比较意义非凡。初始现代化是大转变的关键一步,研究初始现代化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大转变的历史演进。可见,选择中英初始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通过对二者进行历史对照、差异比较、成因剖析,不仅可以达到在一般意义上对现代化发生学问题进行层级递进式深入研究之目的,而且可以对现代化本身及其潜在趋势有所把握。 一、英国初始现代化概况。对英国初始现代化进行研究,也就是对内源性初始现代化进行典型研究,同时也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现代化发生学问题的研究。研究英国初始现代化不得回避英国原初现代化。英国原初现代化是英国初始现代化的前奏,是英国初始现代化发生条件的获致过程。英国原初现代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期,前后长达数世纪。英国初始现代化则相对顺利。工业革命的爆发是英国初始现代化正式展开的标志,工业革命的进展及其社会后果的出现也就是英国初始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二、中国初始现代化概况。对中国初始现代化进行研究,也就是对外源性初始现代化进行典型研究。中国初始现代化不是自行发生的,而是人为启动的。西方挑战与中国回应是传统现代化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研究模式,也是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模式。西方对中国的现代化挑战是中国初始现代化的基本诱因,鸦片战争是这一挑战的基本事实。中国对西方的现代化回应也就是中国初始现代化的启动。中国没有明确的更没有漫长的原初现代化时期。中国的初始现代化却是相对曲折的。 三、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对中英初始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也就是对内源性初始现代化和外源性初始现代化进行典型比较研究。中英初始现代化在类型(始发形式)、性质(价值取向)、条件(国内形势)、背景(时代特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个性(进程特征)上也极为不同:英国初始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早发、创新、自发(内发)、自然(自愿)、渐变、缓和和自下而上;中国初始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迟发、模仿、自觉(外发)、人为(强制)、突变、剧烈和自上而下。 四、中英初始现代化成因。对中英初始现代化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互动分析,也就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现代化发生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形形色色的欧洲独特论,如独特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制度、甚至独特的种族等,这些理论明显的不足是或片面或浅表。在全球和人类历史全程的背景下对英国所具有的边缘优势或后开发优势进行考察,是准确理解中英初始现代化不同命运的突破口。对一些看似偶然但却影响非凡的因素进行必要的考察也是同样重要的。 五、基本研究结论与启示。现代化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现代化本身具有潜在的世界性;现代化的未来具有最终的趋同性。因早开发而造成的某些"不利"于现代化进行的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变甚至利用而加以克服的;适当借鉴早发现代化国家成功的历史经验是必要的,但与时俱进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更为重要;政府权威和人民民主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都是非常必要的,过分强调人民民主而否认政府权威是不可取的;强化经济意识,淡化政治分歧,既是历史经验,也是历史趋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