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康复医学Ⅰ阶段题库>影像医学科题库

问题:

[单选] 左肾静脉走行于()

A . 腹主动脉后方
B . 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
C . 下腔静脉后方
D . 与门静脉伴行
E . 与脾静脉伴行

男性,72岁,4天前出现右半身麻木,3天前醒来发现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混合性失语,嗜睡,查体:血压17/9kPa,右肢体肌力0级,右侧病理反射(+)、脑CT示左侧额、颞、顶区片低密度影,左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向右侧移位、不正确的治疗是() 甘露醇静脉点滴。 罂粟硷90mg静脉点滴。 高压氧。 静脉溶栓。 低分子右旋醣酐。 关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四元β-内酰胺环均通过N原子和邻近的第三碳原子与一个五元或六元环稠合。 稠合环不共平面。 β-内酰胺环不是正方形,是一个平面结构。 青霉素类有3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类有4个旋光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的活性差异不大。 下列哪项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 A.唾液中碘含量。 B.尿碘。 C.血碘。 D.脑脊液中碘含量。 E.呼气中碘含量。 男性患者,75岁,腹痛3天,逐渐加重1天,既往曾3次因"肠梗阻"手术。查T:40.1℃,BP:80/50mmHg,HR:125次/分,R:44次/分,Sa02:92%,神志淡漠,急性痛苦面容,口唇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5次/分,节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板状腹,肠鸣音消失。院前急救的工作人员应着重在() A.安慰患者。 大流量吸氧,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监测生命体征、护送回医院,回院途中持续吸氧。 置患者于休克体位。 嗜铬细胞瘤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为() 持续性高血压。 直立性高血压。 阵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低血压交替。 低血压、休克。 左肾静脉走行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