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53政治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值尺度
【答案】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的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职能。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货币的这个职能克服了在物物直接交换条件下,由于价值表现不同而给商品流通造成的困难。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所以能够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因此,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
(1)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
(2)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 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2. 价值
【答案】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在表面看来,是一种物品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3. 社会劳动
【答案】社会劳动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每个商品生产者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一旦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 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 垄断价格
【答案】垄断价格是指依靠市场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而规定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在垄断价格体系中,首先包括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高价; 其次包括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们一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垄断低价。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垄断高价并不意味着同种产品具有一个统一的高价格。由于同种产品的不同购买者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垄断组织经常实行区别价格或歧视价格政策。
(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这是因为,垄断价格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规定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价格,因而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垄断价格的影响也就较小,正是由于垄断价格受到了人为的“管理’夕,因此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垄断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垄断企业的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垄断价格,还侵占了广大消费者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劳动所得,以及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垄断价格并不改变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而只是使全社会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它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使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加深商品销售困难和经济危机,激化帝国主义各种矛盾。
5. 国民收入
【答案】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以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区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二、简答题
6. 简析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组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1)经济调节。经济调节主要指国家要对整个国民经济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发布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首先实行科学决策、制定并实行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了有效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调控之不足,以保障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
(2)市场监管。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与规则,以奠定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基本前提; 提供道路、交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 保护各类产权主体合法的财产权利; 提供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进行国防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政府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
(4)管理国有资产。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除上述职能外,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因而政府有必要也有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7.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 决定和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平均利润率的含义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一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2)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 反之则比较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