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浙江师范大学815组织行为学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15 科目名称: 组织行为学 提示:

1、本科目适用专业: 行政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

2、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3、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克拉克洪-斯托特伯克构架确定了6项基本的文化维度:与环境的关系、 、人的本质、活动取向、责任中心和空间概念。

2. 赫兹伯格(Herzberg 。

3. 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称为 。

4. 导向的领导者更令下属满意,被下属评价为更有能力。

5. 、模仿。

二、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冲突(conflict)

2. 灵活福利(flexible benefits)

3. 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4. 交易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5. 多功能型团队(cross-functional teams)

三、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人们对于冲突的看法具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请简述冲突观念的变迁。

2. 有人认为“领导有时是无关紧要的”,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是什么?

3. 现代行政组织变革的组织阻力是什么?试述对此应采取的一般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情严重,举世震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表现出了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人性的高度认同。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国家和民间、终于达成了初步的一致。这是30年的变革与转型的初步成果。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社会与观念变革,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越来越重视,对生命至上共识度也越来越高。而这次震灾中,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的声音,关注点则毫无例外地集中在如何挽救人的生命上。政府不再鼓励个人为国家财产做出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