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809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积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 )与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DavidNorton )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绩效考核模型。它由四个方面的指标组合成一个结构化的指标体系,并且各个方面的指标之间有着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其相互驱动的效果又紧密结合并支持组织的战略。它对绩效的价值判断认为,好的绩效一定是整体性的,单方面做得好不能说明问题,四个方面要取得绩效效果的相互平衡,这也正是该工具命名的由来。其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分别针对着四个问题的回答:
①财务方面回答怎样满足股东的要求;
②内部经营方面回答组织必须在哪方面擅长或精专;
③学习与成长方面回答如何使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④客户方面回答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
2. 程序控制
【答案】程序控制是指一种按照设计的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t 的函数,即Z=f(t )。在工程技术中,如程序控制的机器人或程序控制的机床,都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具有程序控制性质。例如计划编制程序、统计报告程序、信息传递程序等都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3. 领导者
【答案】领导者是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双重角色。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 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可见,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的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4. 效益原理
【答案】效益原理就是在管理中讲求实效,使管理制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对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 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5. 领导
【答案】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其他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领导一种人际关系,是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为领导从制定日标开始,直到实现日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才能:①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 ②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 ③鼓舞人们的能力; ④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二、简答题
6. 试比较控制工作中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企业管理实践中运用着多种控制方法,主要有预算控制、比率分析、审计控制。
(1)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日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预算控制又分为预算和全面预算。预算内容涉及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和生产负债预算。
预算控制的作用表现在:
①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
②通过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始终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编制预算确立财务标准,使绩效衡量更加客观可靠,为采取纠正措施奠定了基础。
预算控制也有局限性:
①它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
②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日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③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④项目预算或部门预算可能使主管们在活动中精打细算,而忽视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
(2)比率分析是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卜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形成一个比率,从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常用的有两种类型:财务比率和经营比率。财务比率中有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经营比率中有库存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
比率。反映经营状况的这些比率也通常需要进行横向的(不同企业之间)或纵向的(不同时期之间)比较,才更有意义。
(3)审计控制,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①外部审计是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 优点是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但是,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会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机构或由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地进行的,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的手段; 根据对现有控制系统有效性的检查,内部审计可以提供有关的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可能需要很多的费用,特别是在进行深入、详细的审计时; 内部审计不仅要搜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能训练; 如果审计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思想沟通,那么可能会对组织活动带来负激励效应。
③管理审计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的方法是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同行业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健康程度。
7.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有哪此?
【答案】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确立的关系。环境不同,形成的组织结构也不同。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机械组织相对稳定,只适合于稳定的环境,不适合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指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有机组织相对灵活,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点:
(1)灵活性不同。机械组织带有官僚行政色彩,坚持统一指挥,有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每个人受上级的严格控制和监督。而有机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根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2)工作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而在有机组织中,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3)职责范围不同。在机械组织中,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4)职权等级和程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而在有机组织中,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很少。
(5)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不同。在机械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而在有机组织中,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6)沟通方式不同。在机械组织中,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而在有机组织中,强调上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