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8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容有:
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要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③“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⑤“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⑦“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要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
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①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能够增强个人作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使个人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
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应深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案】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一个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坦途与成功,也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所承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明确个人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定位,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①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b. 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c. 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d. 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需要正确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a. 正确认识竟争
一方面,竞争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们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b. 正确认识合作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 c. 合作与竞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合作也离不开竞
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①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a. 人具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
b. 人又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c.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②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a.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b. 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
c. 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③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a.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
b. 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
c. 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应自觉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④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是统一的。个人的权利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个人的权利也就无从实现。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