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偏离研究

关键词:郭德纲;相声;偏离

  摘要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带领着他的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传统形式和技法与现实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相声中许多经典台词被世人模仿,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语言差异,国外学者对相声的研究很少见。近年来,网络上对郭德纲相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从语言学角度专门研究郭德纲相声的著作也不多。幽默搞笑的语言是郭德纲相声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自王希杰先生提出“零度偏离”理论之后,它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和修辞界谈论和研究的热点。此理论是二十世纪80年代语言学理论,零度即语言表达的规范形式,偏离即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发生的变异形式。目前国内利用偏离理论研究的只是一些文学作品、小品、电影如何制造幽默的,而对相声幽默语言分析研究很少。本文尝试着应用偏离理论,选取郭德纲近70段具有典型性相声的一些语言材料,探讨其相声中的偏离现象,经过不断地分析,得出了一些隐藏在复杂语言中的那些偏离形式。针对郭德纲那些典型相声的分析可以看到,对语言常规的偏离是郭德纲相声设置“包袱”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郭德纲还充分利用了语言思维逻辑的偏离和语用学上的交际原则的偏离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课题来源,郭德纲相声的研究现状、偏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从语言常规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偏离,按照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顺序来分析的。第三部分是从语言思维逻辑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按照思维逻辑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顺序来论述其相声的偏离。第四部分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偏离,采用合作原则和礼貌策略的理论,分别阐释其相声的偏离。

本文只是尝试着用偏离理论来分析、探究郭德纲相声的语言,以期可以为偏离理论提供更加丰富的语料,同时又为传统相声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当然在文章里,由于本人的能力局限,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