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侨大学华文学院819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2.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3.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4.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5.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6.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7.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8.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二、简答题
9. 说明“我们”与“咱们”、“那”与“哪”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我们”与“咱们”用法上的区别
“我们”是排除使用法,即只包括说话人一方的群体,排除听话人一方; “咱们”是包括式用法,即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用于口语。如“我们走吧,咱们再见! ”
(2)“那”与“哪”用法上的区别
“那”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一般所指的是确定的; “哪”是疑问代词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如“你找哪一家? ”和“你找那一家。”语气也不同。
10.什么是发音方法? 什么是发音部位? 如何描写声母?
【答案】(1)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①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②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又称带音; 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又称不带音。
③塞音、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
(2)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一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
(3)描写声母的方法
辅音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所以描写声母要从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两方面来全面描写。例如声母P 的描述:双唇、送气、清、塞音。
11.现代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除了讲到的五组,还有哪些? 举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从修辞角度划分,常见的句式还有松句和紧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现将常式句和变式句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
①因为虫害严重,所以今年棉花减产了。(常式句)
②今年棉花减产了,是因为虫害严重。(变式句)
例子中,常式句为正常的因果关系,而变式句因果倒置,首先指出“棉花减产“这一结果,说话人目的是突出表达这一结果对于农民的影响更加重要。
12.北京方言词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有何条件?
【答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的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话。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13.什么是基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1)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2)基本词汇有三个特点
①稳固性
基本词汇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的。
②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为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③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上述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它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它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1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及其小类):
①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②他给我们以武器。
③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