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理状态的失衡以及情绪的波动,人们容易偏听偏信,容易受传闻和谣言的蛊惑,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所以需要() A.加快处理谣言的来源。 B.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C.事后披露事实真相。 D.揭露谣言,控制信息的混乱传播。
男性,50岁,体重80kg,身高165cm,平素体健,近被疑似糖尿病。此患者首选() 复查血糖及尿糖。 OGT检查。 尿酮。 饮食控制后复查血糖及尿糖。 饮食控制后行OGTT检查。
女性,60岁,有糖尿病病史半年,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欠佳1个月,改用胰岛素治疗1天,血糖控制可,出现视力模糊。考虑及处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用改善微血管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胰岛素的副作用,继续原治疗方案可自然恢复。 胰岛素过敏,立即停用胰岛素。 胰岛素过量,出现低血糖反应,胰岛素减量。
1型糖尿病患者,用中效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尿糖均能满意控制,1周来体温持续39℃、咳嗽,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白细胞15.3×109/L。治疗除抗感染外宜() 原治疗方案不变。 加大中效胰岛素剂量。 改用长效胰岛素。 加大二甲双胍剂量。 改用短效胰岛素。
患者,男性,75岁,因心前区疼痛3小时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检:神志不清,血压70/30mmHg,心率120次/分,血糖16mmol/L,ECG示下壁心肌梗死。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每日3次。 可能是应激性高血糖,可不用处理。 确诊糖尿病,从此必须药物治疗。 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密切检测血糖,随时调整剂量。 口服半衰期短的磺脲类降糖药。
男性,80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口服降糖药7年,胰岛素治疗3年,血糖控制可。出现下肢疼痛,发冷1个月,以行走时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查体: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完好。需要首先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