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15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占40%)之分析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均相成核

【答案】在过饱和溶液中,构晶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缔合,从溶液中自发地产生晶核的过程为均相成核。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愈大,均相成核韵数目愈多。 2.

【答案】

不饱和化合物由基态

吸收波长一般

共辗的

跃迁到激发态吸收波长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较低,?瓜立的

共轭体系越长,跃迁所需能量越小,向长波

长方向移动的程度越大,

吸收强度越强

3. 指示电极

4. 滴定曲线

【答案】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着被测离子活(浓)度变化的一类电极。

【答案】滴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参数)变化的曲线。

5. 倍频峰

【答案】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等,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

6. 伸缩振动

【答案】伸缩振动是化学键沿键轴方向作规律性的伸与缩的振动。

二、简答题

7. 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沉淀滴定法是基于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沉淀反应很多,但是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反应才能用于滴定分析:(1)反应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时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2) 沉淀的组成恒定,溶解度小,在沉淀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3)有较简单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8. 某溶液可能是(NaOH 、为指示剂,耗剂,耗HC1为

【答案】

由于外,

又将生成的

中两种物质的混合液(NaOH 与混合除外)。另一份用甲基橙

量取两份该碱液,用HC1标准溶液滴定。一份以酚酞为指示剂,耗用

问该碱液的组成是什么?若取一份该碱液先以酷酞为指示

可以推测该碱液是NaOH

以等物质量组成。以酚酞为指示

若取一份碱

继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HC1V2mL ,间%与V2的关系如何?请解释之。

的第一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除滴定上述第一级

物质的量相等,

剂时,HC1标准液滴定的是NaOH

滴定为

又因NaOH

液连续滴定时,由上分析,即得

9. 三个不同质子a 、b 和c 共振时,所需磁场强度按下列次序排列

:烷(TMS ),哪个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哪个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小?

【答案】

最大,

最小。

10.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相对于四甲基硅

【答案】(1)沉淀的溶解度小,品种多,选择性好;(2)沉淀的极性小,对杂质离子吸附弱,沉淀纯净;(3)组成恒定,一般不必灼烧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操作;(4)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少称量误差。

11.非水滴定中,在配制标准溶液时,

为什么要加入醋酸?用测定碱性物质的含量时,在溶解样品的溶剂冰醋酸中加入适量的醋酸,又为什么?

【答案】(1

)配制

标准溶液时,要加入醋酸的原因:

①除水,又不引进新的物质。因为有水时,会发生:

②降低凝固点,防止结冰。

(2)增大溶剂的酸性,使被滴定物质碱性增强,从而增大滴定突跃。

12.

述理由),并改正。

吸取一定量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KCNlmL,以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pH 约等于10, 加入1:3三乙醇胺15mL , 再加入0.2%二甲酚橙指示剂2〜3滴,以EDTA 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红紫变亮黄色为终点。

【答案】(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加KCN ,否则生成剧毒挥发性HCN 气体,应当先调至碱性后再加KCN ;(2)三乙醇胺应当在酸性中加入,否则不该用NaOH ,

而采用

共存的酸性溶液中欲测定,试指出以下分析步骤中的错误之处(简

水解,不与三乙醇胺生成配合物;(3)

应使用铬黑T 而不是

调pH 至10, 因前者不具缓冲作用;(4

)测定

二甲酚橙作指示剂。

13.在气相色谱法中当下述参数变化时塔板高度有何变化?色谱峰是否会变窄?

(1)流动相流速增加; (2)提高色谱柱温度; (3)增大分配比。

【答案】(1)针对流动相流速增加,

根据速的增力,组分在柱中停留时间缩短,色谱峰变窄。

(2)当流速不大不小时,分子扩散项B 是主要影响因素,这时在快速气相色谱中,传质阻力项C 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下降。另外,柱温升高,组分挥发性增加,在柱中停留时间缩短,色谱峰变窄。

(3)增加分配比

要下降,H 降低,而增加分配比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延长,

色谱峰变宽,所以一般选k 在1-10之间。

14.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答案】沉淀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一般认为,将沉淀剂加入试液中时,当沉淀(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核,以致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按照沉淀颗粒直径的大小可将沉淀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两类。形成何种类型的沉淀,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本性,但也与沉淀进行的条件有关。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由离子形成晶核,再进一步聚集成沉淀微粒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在一定晶格中定向排列速度称为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时的条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过饱和度。聚集速度与溶液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

柱温升高H 增加,

柱温升高H

,流速变化有一最佳值,而随着流

三、计算题

15Bi Cd 的合金试样2.420g 溶于.将含Pb 、、以二甲酿澄为指示剂,用换出EDTA

配合物中的

再用

,取50.40mL 调到pH=l,并准确稀释到250mL

溶液滴定,消耗25.66mL ,然后用六次甲基四胺

滴定游离的EDTA ,耗去6.67mL , 计

【答案】一开始消耗25.60mLEDTA

滴定的是

所以合金中的

的含量为:

缓冲溶液调pH=5, 继续用上述浓度的EDTA 溶液滴定,又消耗EDTA24.76mL , 加入邻二菲氮置算合金中的Pb 、Bi 、Cd

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