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大学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807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偏析
【答案】偏析是指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2. 成分过冷
【答案】成分过冷是指合金溶液在凝固时,理论凝固温度不变,过冷度完全取决于溶质成分的分布的现象。
3.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4. 位错
【答案】位错是指晶体中的一维缺陷或线状缺陷。
5. 过冷度
【答案】过冷度是指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相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二、简答题
6. 本征半导体与掺杂半导体的导电机制有何不同?
【答案】本征半导体中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导带中的电子和等量的价带中的空穴,且费米能级位于禁带中央。而掺杂半导体中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导带中的电子和不等量的价带中的空穴,且费
,或向下方移动(如P 型半导体)米能级不位于禁带中央,或向上方移动(如n 型半导体)。
7. 铸锭结晶过程中,晶区通常有几个,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铸锭结晶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几个晶区:
(1)表面细晶区。其形成是由于铸模的强烈冷却作用,使表面层的过冷度很大,从而在表面产生
很细的晶粒。
(2)柱状晶区。表面细晶区形成后,释放的结晶潜热使铸模温度升高,造成冷却作用下降。此时,过冷度减小,形核变得困难,只有细晶区中现有的晶体向液体中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次轴垂直于型壁(散热最快的方向)的晶体才能得到优先生长。
(3)中心等轴晶区。柱状晶生长到一定程度,由于前沿液体远离型壁,散热困难,冷速变慢,而且熔液中得温差随之减小,这将阻止柱状晶的快速生长,当整个熔液温度降至熔点一下时,熔液中出现许多晶核并沿各个方向长大,就形成中心等轴区。
8. 图为两组销铜合金的时效强化曲线;讨论成分变化及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这里是硬度值)的影响,分析可能的原因。
图
【答案】(1)成分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随铝中含铜量提高,过饱和度加大,脱溶驱动力加大,析出速度加快,硬度值増加。
(2)时效温度的影响:时效温度越高,扩散速度加快,析出加快,但过饱和度减小,脱溶驱动力也减小,GP 区或亚稳相可能不出现。
(3)原因:时效强化主要靠GP 区和相,因两者很细小弥散,有共格或半共格界面,强化效果好。
9.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分别画出(101)、
方向;就图中情况能否构成滑移系?
【答案】见图。
并指出哪些是滑移面、滑移
图
10.影响陶瓷晶体塑性变形能力的因素都有哪些?
【答案】陶瓷晶体有共价键晶体、离子键晶体和共价-离子混合晶体。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所以位错运动有很高的点阵阻力;(2)而对于离子键晶体,位错运动通常都受到同号离子的巨大斥力,只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运动才较容易进行;(3)陶瓷晶体中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能力差;(4)在陶瓷晶体中一般柏氏矢量较大,因而位错运动阻力大;(5)共价键晶体价键方向性、离子键晶体的静电作用力都对陶瓷晶体滑移系的可动性起决定性的影响。
11.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
【答案】如图所示。
晶向。
图
12.简述位错、位错线和柏氏矢量(6)的概念,并论述柏氏矢量和位错线的相对关系。
【答案】(1)位错是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指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界线,其存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位错线是指晶体或晶格内滑移面上已滑动区的边界线称。位错线的形成和发展可用FrankRead 源的原理解释:当应力超过临界剪应力时,位错线扩张,形成内外两部分,外部位错逐渐扩大,内部位错线恢复原状,在外力作用下,不断产生新位错环,因而得到很大的滑移量。
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通常将柏氏矢量称为位错强度,位错的许多性质如位错的能量、所受的力、应力场、位错反应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