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大学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807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2. 上坡扩散

【答案】上坡扩散是指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的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

3. 反应扩散

【答案】反应扩散是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过程。即在固态扩散的过程中,如果渗入元素在金属中溶解度有限,随着扩散原子增多,当渗入原子的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则形成不同于原相的固溶体或中间相,从而使金属表层分为出现新相和不出现新相的两层的过程。

4. 再结晶退火

【答案】再结晶退火是指经过塑性变形的金属,在重新加热过程中,当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后,形成低缺陷密度的新晶粒,使其强度等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但其相结构不变的过程。

5. 相图中的自由度

【答案】相图中的自由度是指在相平衡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

二、简答题

6. 画出铁碳相图,标明相图中各特征点的温度与成分,写出相图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的表达式。

【答案】(1)铁碳相图如图。

(2)包晶反应:共晶反应:

共析反应:

7. 比较大角度晶界能与表面能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量。

一般来说,表面能大于大角度晶界能,面缺陷表面能是指金属与真空或气体、液体等外部介质相接触的界面,界面上的原子会同时受到晶体内部自身原子和外部介质原子和分子的作用力,而内部原子对外界面原子的作用力显然大于外部原子或分子的作用力,表面原子就会偏离其正常平衡位置,并牵连到邻近的几层原子,造成表面层产生较大的晶格畸变,即表面原子的结合键断开,产生较高的能量。

而大角度晶界是晶体内部相邻晶粒相差在l0°C 以上,部分原子的结合键发生变化而并未断开,引起的晶格畸变较小,故能量较低。

8. 立方形晶体中的位错环ABCDA 如图所示。AB 段和CD 段平行于Z 轴,AD 段和BC 段平行于X 轴,位错环的柏氏矢量b 平行于Y 轴,AD=d。刃位错的应力场如下

和螺位错的应力场

公式

【答案】大角度晶界能:断键以及临近层原子键变化产生的能量;表面能:原子键变化产生的能

(1)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性质的位错(如为螺位错,指出其是左旋或右旋;如为刃位错,指出其半原子面)。

(2)AB 段对CD 段单位长度的作用力是多大,在什么方向? (3)在外应力

作用下,单位长度各段位错所受的力各是多大,在什么方向?

【答案】(1)AB 、BC 、CD 、DA 段均为刃位错,位错环外的平面为半原子面。 (2)(3)AB 段:CD 段:

一y 方向。

BC 段:不受力。

y 方向。

DA 段:不受力。

9. 金属的加工硬化特性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带来哪些利弊?

【答案】有利方面:作为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一种手段;便于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使金属零件得以抵抗偶然过载。不利方面:使金属难以进一步冷塑性变形。

10.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行位错反应?为什么? 【答案】能够发生反应。 几何条件:能量条件:

的单位位错及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能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