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普通外科综合复习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14岁男孩。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已3个月,肱骨中上段有4cm长整段死骨,周围少许包壳。局部有窦道持续流脓,近3日脓少,发热39℃,局部红肿。下列哪项治疗方法不宜采用()。

A . 大量抗生素静脉点滴
B . 手术取出死骨
C . 切开引流
D . 小量输血
E . 局部固定

女性,28岁。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半年,在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过程中突然寒战、发热、咽痛住院。体检:扁桃体肿大,溃烂有黄绿色分泌物,躯干可见坏死性皮疹,肝肋下1cm。化验:WBC1.0×109/L,中性粒细胞0.40(40%),疑诊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的败血症。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 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列病证除哪项外,均可用防风治疗() 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风寒湿痹,筋脉挛急。 肝脾不和,腹痛泄泻。 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湿热身痛,吐泻转筋。 患者男性,47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年,近1周来高热39℃,用抗生素无效,全身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己缩小的脾脏迅速增大。此时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护肝治疗。 抗感染治疗。 伊马替尼。 输注血小板悬液。 联合化疗。 a-干扰素。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功效() 止泻。 止痉。 止痛。 发表。 止呕。 不属于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是()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损伤细胞膜功能。 C.影响蛋白质合成。 D.抑制反转录酶活性。 E.抑制核酸合成。 14岁男孩。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已3个月,肱骨中上段有4cm长整段死骨,周围少许包壳。局部有窦道持续流脓,近3日脓少,发热39℃,局部红肿。下列哪项治疗方法不宜采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