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之物流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的效率,降低装卸搬运的费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而言,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货物特性及流量
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应考虑货物特性,例如,对于散装货物而言,利用带式输送机进行装卸搬运比较方便; 对于托盘等包装货物而言,利用叉车进行装卸搬运比较合算。
(2)成本因素
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要考虑成本因素。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性能价格比优越、日常维护费用较低的设备。在选择设备时,不但要考察设备的一次性购置成本,还要考察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及日常维护费用。日常维护费用包括:操作及维修人员工资、燃料及动力费用、配件费用、润滑剂费用等。有些设备虽然购置成本不高,使用寿命也较长,但由于日常维护费用高昂,也不宜选择。
(3)设备之间的配套
企业为开展装卸搬运活动而选用的各种设备,应注意系统性原则,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配套,提高运行的综合效果。有些装卸搬运机械虽然独立运行的效率较高,但难以和其他设备进行有效的配套,也不适合选用。为了强化设备之间的配套,应尽量选择标准化的设备。
(4)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是露天还是室内,通道是否宽敞,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污染及其他特殊的要求,都关系到设备的选择。例如,在污染较严重的作业环境下,采用自动化的装卸搬运设备是有利的。
(5)设备的可操作性有些设备的操作需要经过复杂培训的专门人员,而这些人员又是企业所缺乏的,引进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也不宜选择。
个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盈利,只有成本的降低才能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所以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成本应该是最先考虑的因素。
2. 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构成了哪些障碍?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提出了哪些变革要求呢?
【答案】(1)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构成的障碍
面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出了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这种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业务流程被人为割裂
尽管职能管理有助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但却将完整的业务流程分割在多个职能部门,使得每个职能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顾客订货处理流程为例,需要依次经过众多的职能部门,由销售部门接受订单,财务部门在确认顾客的资信水平之后,由采购部门负责购进原材料或零部件,再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生产完成后由物流部门向顾客配送。
②局部优化的结果并非导致全局优化
系统观念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核心企业对各节点企业的有效集成,而这种集成又必须以企业内部的有效集成为基础。但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下,由于各职能部门具有不同的任务目标与考核标准,使得各部门本位主义现象较为严重,各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可能互相冲突,部门利益最大化未必带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③机构臃肿导致企业缺乏效率
层次繁多、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组织体系,必然容易滋生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官僚主义严重等现象,使企业管理缺乏效率。这种低效率的官僚机构的弊端是:a. 使得企业对实施供应链管理缺乏足够的动力与勇气; b. 即使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必然因为效率低下而以失败告终。
④授权不足及分工过细影响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是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一方面,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将权力过分集中在企业的较高层次,必然影响到顾客服务水平。在企业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以下问题经常出现:企业员工由于缺乏高层管理者的充分授权,受制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死板的办事程序,无法切实做到令顾客满意。面对有利的市场机会,企业员工必须逐级汇报,取得高层管理者的认可,致使企业反应迟缓,市场机会白白损失。另一方面,过细的分工使得员工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业务技能只能侧重于某个领域,影响综合的顾客服务水平。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为了有效地推进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真正发挥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对传统组织结构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工程,从传统组织结构强烈的职能导向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组织结构鲜明的流程导向,以克服传统组织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适应性。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如下:
①以流程为中心
企业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再是刚性的职能部门,而是不同的业务流程。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主要流程为主干,每个流程都由专门的流程负责人进行领导,由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管理流程各具体环节,各关键流程负责人直接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领导。由于有专人负责,流程不再是被职能部门割裂开来的片段式的任务流,而处于有效的掌控之中,围绕提高顾客价值,变得十分紧凑。
②实施团队工作法
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组织结构需要高度负责任且具有多项技能的员工队伍做保证。而团队工
作法的运用,是有效确保员工责任心、合理集成员工技能的重要方法。所谓团队工作法,是指与以往每位员工分别负责承担一个完整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不同,由若干员工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团队工作法强调基于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成员的一专多能,打破传统职能部门的界限,对不同的业务流程,建立不同的工作团队。
③职能部门成为流程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源库
尽管企业仍旧存在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财务、行政等职能部门,但这些职能部门的重要性已退居流程之后,且己不再为高墙所封闭。这些职能部门成为流程管理团队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库,它们的主要职责是不断培养并向各流程管理团队输送优秀的专业化人才。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在特定的职能范围内承担起雇用、培训专门人才的职责。由于流程管理团队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负责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员工的招聘、培训、激励等工作,以使流程管理拥有源源不断的合格的专业化人才供应来源。
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坚强后盾。内部网(Intranet )的建设,构筑了组织结构变革的网络基础,制造企业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 或互联网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有效进行信息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Intranet ,将涉及企业安全性的信息相对封闭在企业内部,实现了各流程内部、各流程之间、各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流程与部门之间、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各流程、各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
⑤组织层次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信息传递更为方便、直接,传统组织结构中主要用于沟通上、下管理层次之间信息的中间管理层次可以大为减少乃至删除; 另一方面,团队工作法的运用以及对团队成员的充分授权,使得流程管理团队的管理幅度由传统金字塔形的7人~8人发展到20人~30人。企业组织结构从层次高耸向层次扁平的方向发展。组织层次扁平化的结果是决策与行动之间的延迟减少,企业变得更为灵敏,反应能力增强。
3. 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物流管理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采用ERP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首先在内部建立起高效的Intranet (内部网),以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顺畅; 然后再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顾客等通过Internet 建立起跨组织的Extranet (外部网),以达到电子商务、同步作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在Intranet 和Extranet 之间,通过专用的软硬件设置防火墙,以控制不同信息的使用权限。在物流管理中,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作为物流信息传输的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Internet 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费用非常低。
(2)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利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3)可以真正实现按照最终顾客的订单开展大规模定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