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71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参谋职权
【答案】参谋职权是一种有限度的、不完整的职权。从性质上说,参谋职权是一种顾问性的或服务性的职权,拥有参谋职权的管理者可以向直线管理者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但其本身并不包括指挥权和决策权。参谋职权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的职权。一个组织机构在其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直线职权己不足以应付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时,就需要设置参谋职权。
(1)参谋的形式有个人参谋和专业参谋两种。个人参谋是直线人员的参谋和助手,为直线人员提供咨询,协助直线人员执行职责,最典型的例子是管理者的个人助理; 专业参谋常常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或部门,它往往聚合了一些专家,为各级直线主管提供专业性建议与服务。
(2)参谋和直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作为一个主管人员,他既可以是直线人员,也可以是参谋人员,这取决于他所起的作用及行使的职权。当他处在自己所领导的部门中,他行使直线职权,是直线人员; 而当他同上级打交道或同其他部门发生联系时,他又成为参谋人员。例如医院院长在医院内是直线人员,但在卫生局进行计划或决策而征询他的意见时,他便成为参谋人员了。
2.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其含义包括: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其依据是信息。
3. 组织变革
【答案】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组织的变革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一个组织的动态平衡包括的内容有:
①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组织目前的目标;
②有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组织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
③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组织能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做出合适的反应; ④有足够的革新性,以便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一能主动地进行变革。
组织变革的具体目标有:
①完善组织结构;
②优化组织管理功能;
③和谐组织的社会心理气氛;
④提高组织效能。
4. 绩效评估
【答案】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业绩表现进行考察评价。组织中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整个组织的经营业绩。因而,必须定期对组织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便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方面:①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②为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③促进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二、简答题
5. 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如何理解ERP?
【答案】(1) ERP 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 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 ERP 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 )、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 ERP 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6. 如何使人员的稳定与流动合理地组合,从而在帮助每个管理人员找到最恰当的工作岗位,使人才得到最充分、最合理地使用的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性?
【答案】组织要想在帮助每个管理人员找到最恰当的工作岗位,使人才得到最充分、最合理地使用的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
(1)人力资源规划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一项措施。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需求,预测其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确定供求之间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净需求计划,用以指导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晋升和调动,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中的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以及培训开发计划能很好地指导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人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使人岗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保持组织人员状况的稳定。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自身人员状况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企业都是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这些变化的环境往往引起人员数量和机构上的变化; 此外,企业内部自身的人力资源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辞职、退休等。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因为它可以通过预测和规划,提前了解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组织人员状况的稳定。
三、论述题
7. 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管理者有什么启示?
【答案】(1)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所示。
图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①介绍(引入)期
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介绍期。此时,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只有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销售量很低。为了扩展销路,需要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因而成本高,销售额增长缓慢,企业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可能亏损。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②成长期
顾客对产品已经熟悉,大量的新顾客开始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③成熟期
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标志着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④衰退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或新的代用品出现,将使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转向其他产品,从而使原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迅速下降。于是,产品又进入了衰退期。
(2)启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其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来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具体启示如下:
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对一个企业来说,不同的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而且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也可能不同,对此企业应该区别对待投资战略,而不是在产品之间均分投资,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