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维吾尔族,因“双下肢起皮疹、溃烂3年伴双下肢水肿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紫蓝色的指甲盖大小的斑块;部分皮损表面可见米粒至甲盖大小的溃疡;双下肢压凹性水肿。组织病理学:真皮内广泛的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真皮内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的梭形细胞浸润。临床初步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假性Kaposi肉瘤。 血管肉瘤。 肢端淤积性皮炎。 Kaposi肉瘤。 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患儿女,11个月,因“烦躁哭闹、食欲差、偶有咳嗽2d”来诊。查体:T38.2℃,P120次/min,R30次/min;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稍饱满,咽部充血;心、肺(-);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腹(-);无颈强直,克尼格征(-),巴宾斯基征(-)。目前应主要考虑的疾病有(提示脑脊液:浑浊,WBC610×106/L,N0.65,蛋白定性(+++),定量1450mg/L,葡萄糖1.34mmol/L,氯化物120mmol/L。)() A.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脑脓肿。 败血症。
患者男性,20岁。患急性胆囊炎,选择T8-9行硬膜外隙阻滞,注入1.5%利多卡因15ml后3分钟,病人血压突然降为0,呼吸、心跳骤停,可能的原因是() 局麻药过敏。 局麻药中毒。 全脊麻。 硬膜下隙阻滞。 感染性休克。
患者男,52岁,维吾尔族,因“双下肢起皮疹、溃烂3年伴双下肢水肿1年”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紫蓝色的指甲盖大小的斑块;部分皮损表面可见米粒至甲盖大小的溃疡;双下肢压凹性水肿。目前研究的此病发病机制中,非热点是()。 A.基因易感性。 地理因素。 内分泌因素。 种族因素。 病毒感染。
女,31岁。已婚,近2个月来月经紊乱,血皮质醇浓度36μg/L,尿游离皮质醇118μg/24h,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肥胖。 B.肾上腺皮质增生。 C.慢性乙醇中毒。 D.长期口服女性避孕药。 E.妊娠。
喉痉挛的首先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