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干线飞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高端产品,研制干线飞机对于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均具有极其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经济实力最好的体现。同时,干线飞机的研制受到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等多重因素的约束,是对相关专业深刻而广泛的掌握的结果。飞机-发动机匹配性能是决定干线飞机项目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由于发动机-飞机匹配设计失误造成项目失败或不成功的例子已有很多。干线飞机的研制首先受到适航条例的严格约束。适航条例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最低安全标准。文章对适航条例的本质、内容和方法作了分析,提出作者的理解,对某些问题作了解释。研究干线飞机与发动机的匹配过程和技术,对候选发动机提出动力顶层需求,贯穿飞机研制全过程。在现代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定量计算从飞机研制一开始便介入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对干线飞机动力需求、飞行性能和发动机与机体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干线飞机飞行性能基本定义,以及民用飞机成功运营所关注的因素,针对所提出的新一代150座级干线飞机方案的使用定位和性能要求,进行了起降和巡航性能的计算,从飞机总体需求向发动机的性能需求,定量分析了在一些典型恶劣使用环境中安全运行的性能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满足适航和使用要求的总体调整措施。使用Matlab语言进行性能程序的编制,充分利用其对于矩阵的处理功能,进行多种状态的模拟计算,得到一系列状态下的飞机性能,得到了较正确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线飞机的研制中,所有性能参数都是相互耦合的,必须统一协调,任何单项突出的性能并不都能够对飞机的整体性能改进做出积极贡献,甚至出现反效果。针对干线飞机的特殊环境使用情况,完全可以在初始匹配的基础上不改变飞机结构和动力需求而调整运行参数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