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19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案】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为: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

保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②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③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 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答案】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①必须明确学什么的问题。当前重点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系统论述,准确把握“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要求,增强“三个自信”、坚持“八个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把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②必须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要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③必须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的问题。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

(2)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①要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否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广泛宣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促使全党形成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广泛共识; 要建立起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组织架构,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服务型党员、服务型干部和服务型领导班子。

②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党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传统基层党组织的那种统制的、管制的组织方式或领导方式,强调的是在社会自主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全过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改变现实中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另外,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服务载体,依靠党组织的力量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③要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机制,实现服务群众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建章方制,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途径。要健全完善服务群众的考核评议机制,坚持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同时切实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广大干部和党员真正把服务群众的承诺落到实处。

(3)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根本要求,着力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①要在全党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能力是政党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它与政党的生命周期成正比。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要通过党的奋斗目标的动员力、理论的感染力、行为的带动力,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力量凝聚起来,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创新潜力和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②要注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纵观党的历史,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胜枚举,这些为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基础。建设创新型执政党的切入点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指导价值,是建设创新型党组织的关键环节,制度机制创新是思想理论创新在操作层面的载体,是落实创新的保障,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也是一项长期仟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推进。要以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依托,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 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快发展基层党内民主; 以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执政骨干为目标打造创新队伍,等等。总之,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将创新的行动体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实践中,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把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引向深入。

4. 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答案】(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己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