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9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16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23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1中西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30
一、名词解释
1.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答案】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由安瑟尔谟提出的一个证明上帝存在的理论。论证如下:上帝被设想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不仅要在思想中存在,在实际上也要存在,否则,就与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发生矛盾。所以,上帝在实际上存在。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在哲学史上引法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最著名的观点是:康德指出“存在”并不是一个谓词,否定了本体论证明。
2. 原罪说
【答案】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即任何人天生就是有罪的,他们的罪来自人类共同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受到诱惑而偷食智慧之果而犯下的原罪。“原罪”被认为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它注定了人的先验罪行、邪恶本质和必死的命运,除了上帝的救赎,任何人都没有能力解除这一罪恶。基督教原罪的观点还引发了神正论等神学问题。原罪说带有决定论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它一方面奠定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基督教教义的出发点与核心; 另一方面被认为塑造了西方的人性论,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根源。
3. 康德的他律
【答案】康德的他律是指由其他人而不是自己去立法,即理性在一种不由自己自由地制定的法则下活动的行为方式。自律是与他律相对应的,是指我们的意志决定我们如何行动,我们的意志由自身内在的理性法则决定。在伦理学中,他律的意志受外部原因决定; 而自律的意志由自己决定其行动,是自由的。他批判传统的道德理论从自身外部去寻求根据的观点,认为他律依赖利益,不是由理性决定的,因而是假言命令,而自律是绝对命令。
4. 黑格尔的扬弃
【答案】黑格尔的扬弃是否定之否定,即辩证的否定,也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扬弃包含三个环节:①否定; ②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 ③向更高的阶段的过渡。通过扬弃,前一阶段中积极的方面保留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他认为一事物被它的对立面台定,两者都失去了直接性,但作为环节被更高的整体所保留。它对原初事物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有所改变和提高,同样它自身也在进行下一次的扬弃。
二、简答题
5.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谁的作品? 请简述该书的基本思想?
【答案】《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是叔本华的哲学代表作。本书的基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由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都属于表象的世界。反省和抽象意识只是哲学的思考,这使人们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这条真理比任何其他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它是一切认识的真理的前提。因为任何认识和真理都必然要预设主客分立这个共同而基本的原则,而主客分立则意味着客体必须以主体为转移而存在。
(2)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指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形式。叔本华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小是以完全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与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它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不只是表象的集合。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叔本华把人的表象能力分为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象表象能力、独立表象能力。充足理由律有四种表现形式:
①直观的、经验的表象,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
②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
③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它们是数学的对象。
④对象只有一个,即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
它们分别由生成的、认识的、定律的、动机律的充足理由律所支配,分别是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伦理的理由。这些充足理由律是主体先天具有的,它不依赖客体,任何客体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按照同样为主体所固有的充足理由构成的。
(3)意志的世界
①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现象世界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主体本身又是表象世界中的个体,它必须有身体作为其凭借。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即意志。因此,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人的记忆、性格、智慧等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甚至连人的肉体活动,都由意志所决定。
②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有意志和欲望并由意志和欲望来支配其一切的,那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意志是无所不在的,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因此,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
(4)生命意志
意志的基本特点是求生存,即“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利己主义是人类的天性。叔本华用生命意志来说明具体事物何以存在和自在之物的世界如何通向现象世界。
①具体事物的存在
a. 生命意志即宇宙意志,它表现为世界上名色各样的不同等级的事物通过不同等级的理念来实现。理念是意志的“恰当的客观化”,是真实的存在。
b. 意志的客观化有许多确定的等级,通过它们意志的本质逐渐清晰而完备地表现于表象。 ②意志世界与现象世界
a. 两者的关系是原型与摹本的关系。
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即对应于个人的实在世界,只是虚幻的存在。处于最高等级的理念是人的理念。人与其他事物不同,知道自己既是意志又是表象,也知道世界同样如此。人与世界是同一的,但只有天才在其直观中才能认识到这一点。天才作为认识的主体是纯粹的主体,是意志本身,而作为他的认识对象的事物也不再是现实事物,而是事物的理念,即意志本身。作为认识主体的意志与客观的意志是同一个意志。意志世界等于主体的、“我的”意志世界,世界就是我的意志。
b. 对意志世界只能通过非理性的、非科学的方式去认识,而科学所运用的理性的、概念的或逻辑的认识,其对象是现象世界。
理性认识永远不能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实在本质。理性的主要作用是实践性的,是生命意志维持生存的工具。如果要达到主体本身,必须借助非理性的直观。直观的认识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认识,这就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直观中,并让自己的整个意识充满着对于当下自然客体的静观。这种静观的结果是物我两忘、物我合一,主体成为理念、永恒的形式、意志在这个阶段上的直接的客观化。
6. 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答案】(1)基于严格的决定论的自然观
斯宾诺莎认为应该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人的本性和情感。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严格的决定论,他认为一切事件的发生都包含在因果关系之中。自然中不存在偶然的东西,事物本性的必然性决定事物本身。当人们谈及一件东西是偶然的,那“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有缺陷”。人类社会和个人的一切严格地被决定。斯宾诺莎认为,不管愿意与否,人自身都被自然必然性所决定。斯宾诺莎认为自由“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若被其它的事物所决定则不自由。
(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斯宾诺莎认为,人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自由和必然并不矛盾,认识并自觉顺应必然是自由。当人自觉地顺应自然时,他是自由的; 当人不自觉地被自然必然性所驱使时,他是被迫的。奴役与自由相互对立。因此,斯宾诺莎根据他的哲学,提出并论证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著名命题。对于斯宾诺莎而言,自由和奴役不能被归结为认识问题。当谈到人必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